把握郵市遍地黃金時機
郵市投資市場經歷了1991、1997年兩大高潮,雖然每次高潮后,會有許多新投資者加入被套行列,但同樣也造就了一批先期投資者,使其獲得了豐厚投資回報,也正因為如此,吸引了無數投資者向往,盡管屢次遭遇郵政當局的欺騙,歷經九年磨難,仍有許多郵人“矢志不渝”,大有“生命不息,戰斗不止”的氣魄。面對目前集郵市場價格,筆者以為當今集郵市場遍地黃金,投資者無論選擇什么品種,未來都會有較大收益。
一、目前價格是犧牲無數郵人利益而形成的。97年郵市能達到高潮,是無數郵人用資金作墊鋪產生的,尤其接“最后一棒”的高出現階段10倍左右價格大有人在,數倍于現階段價格也不在少數,占有相當大的比例。97年以后,歷次題材好、發行量較小郵品加之2001、2004年“井噴”行情,也使許多郵人付出沉重代價。相比之下,眼下郵市價格實在是太低了,隨時都可能出現補漲。許多行家在這方面闡明了“價值與價格”的關系,筆者不多講,一句話,目前郵市價格是歷史上難得投資機會。可以這么說,重新洗牌后現在投資者是站在被套投資者的肩膀上獲得利益,也是最容易成功的。
二、市場不完善,將會給投資者帶來巨大商機。任何一個投資市場在其不規范之前,總會有那些“精明”人,先“嗅”到了潛在獲利前景。而一但形成規范化以后,隨著市場游戲規則不斷完善,那種暴利將很難發生。在計劃經濟向市場經濟過渡時期,先敢于吃“螃蟹”的投資者冒著風險,獲得了較大收益。股市發展初期是這樣、前期房地產投資是這樣、八十年初下海經商者等等同樣都有不同程度的收獲,甚至是獲取暴利。
我們再來看看郵市,低迷了九年,讓許多集藏者失去信心。集郵者流失,無疑是郵政當局前期錯誤政策和謀求私利的行為所致,大量打折郵品,不僅影響國家“名片”形象,而且造成國有資產巨大流失。那么,為了國家和自身利益,郵政當局必須想盡各種辦法,配以相應政策,首先激活郵市,讓郵品實現價值回歸。不可否認,任何投資市場,必然存在投機行為。在有價證券交易中,只有郵市是以“攤位式”交易進行的,因點多、面廣、流動、分散的特點,在交易過程中有極強“隱蔽性”和較低“透明度”,尤其更難區分誰是投資者?誰是集藏人群?削弱了郵政當局監控力量,在沒有更好管理辦法出臺情況下,就不可能像股市投資那樣規范,給郵市投機提供了方便。
在一般集藏者看來,市場越凈化,越規范,越利于集藏,但對于投資者來講,只要郵品能銷毀、公開發售、正常使用、不炒新郵、集郵公司不違規放貨就行了。也許通過這次郵政當局給予的政策,集郵市場或許真能演繹1997年那樣大的行情,甚至出現“淹沒”97年行情的可能(金猴奮起、梅蘭芳型張拉高已凸現其趨勢超過了97年行情),為我們這波投資者帶來極大好處。而一但產生負面影響,國家就會通過宏觀調控來抑制行情的進一步擴大,畢竟中國投資市場是由國家來操縱的。筆者以為,當如果出現這種情,現在看“多”的投資者可能會“腰纏萬貫”。
或許會有人反對筆者觀點,認為郵市需要規范,需要健康可持續的發展,最終郵票起“保值和增值”作用,比存銀行劃算。持這種觀點朋友,可能是集藏者,而非投資者,對于投資郵品朋友來說,可能這一次是歷史上絕無僅有機遇,“過了這個村,就沒有這個店”。以后會不會再現97年郵市人流如潮的前景了,就很難說了。在中國,暴利行情,不可能經常發生。
三、郵市投資暴利遠遠大于其它投資領域。大家都知道,郵市近幾年炒新郵,與炒股市的手法非常相似。這也是投資市場獲取波段式利益的必不可少的手段,歷次郵市行情的發起,首先是從炒作開始的。有些行家說得好:新郵不漲,老郵就不漲,老郵不漲,新郵也不可能漲,新郵是聚集人氣,老郵是穩定大盤,彼此相互依存。當然這里所說新郵,主要是指發售期過后郵品,適當地炒作有利于行情的縱深,如果完全回避和杜絕炒作,也是不現實的(這個觀點有待于筆者下次闡明)。實踐證明,投資郵市比投資股市更具有暴利性,在股市如果有10%獲利,可能許多人就會拋盤,很難有太高利潤空間,也不敢有那么高的期望值。即使是房地產投資,前期介入投資的充其量能達到100%左右收益,就已經是暴利了。而郵市獲利達到100%以上仍然覺得上漲沒到位,還沒有達到“心里期望值”,這也是郵市能吸引更多投資者的原因之一(除非對郵市一無所知)。郵市最大不足的是起伏周期長,出手沒有股市那么容易。
四、郵政政企分開,必須會引發一輪行情。郵政實行政企分開以后,就會面向市場,跟目前二級集郵市場沒有什么明顯的區別。如果國家不給予一定的補償機制,那么,要生存,就必須跟郵人一樣,拉動市場行情。在目前郵市不規范的情況下,未來集郵公司實際就是一個最大郵商,第一次以莊家的身份直接與市場“零距離”接觸,也會撈取一把,其手法也許不會像股市莊家那樣“竭澤而魚”式的抽干,這樣不利于其“可持續發展”,估計他們的做法將會是“放水養魚”,那么,處在現歷史時期這批投資者就會緊隨其后,能夠分點小利應該是沒有什么問題,畢竟是“水漲船高”嘛。一年之后再來投資的郵人,可能就沒有這么大的利潤空間了,也許再等若干年,這樣的機會也不可能太多。
五、投資市場不明朗化,也會蘊含商機。投資市場最大的魅力就是走勢不明朗,很難判斷某個品種將會達到一個什么樣的價位。筆者看過一位網友的文章,大意是猴票身價已經超過了1800元,假如我們現在回到1980年猴票問世時候,郵人將會作什么樣選擇呢?當然,歷史不能假設,不過筆者一直在想,假如筆者也有N版猴票,還能會出現現在這個價位嗎?連筆者也很難回答這個問題。說明人的局限性很難對未來市場的價格作出最為合理定位。如果說,大家都能知道明天或者一年以后所有郵品價位,那么,集郵市場就不會是投資市場,而是集貿市場(集貿市場是沒有投機性的)。如果人人都知道某個品種賺錢,實際上已經是無錢可賺了。因此,投資市場不明朗化,就會給善于分析、頭腦敏捷的人提供機會。事實證明,正真黑馬就是那些不被人看好、深幅大折品種,因為只有這些品種消耗才會巨大,如果大家都看好,都舍不得消耗,也很難成為黑馬。所以,投資市場若明若暗,也同樣會蘊含巨大商機,要看我們有沒有這個敏銳眼光發現它。
綜上所述,目前集郵投資市場,是黃金遍地時代,作為投資者,郵品種類繁多,不可能把所有的郵品全部顧及,精心選擇自己可能具備潛力和喜愛品種,不要朝秦暮楚,相信不久將來,終會有巨大回報,也許你持有的就是一匹黑馬!
一家之言,供參考!
2006年4月7日楓葉已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