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頁 > 新聞中心 > 郵卡專版 > 正文
         
        中國電信發行《廣繡》IC電話卡
        發布日期:2006-4-7 19:25:00  作者:本站記者  新聞來源:   新聞點擊:

        刺繡是我國優秀的民族傳統工藝之一,具有2000多年的歷史,舉世聞名。廣繡是以廣州為中心的珠江三角洲民間刺繡工藝的總稱,以構圖飽滿,形象傳神,紋理清晰,色澤富麗,針法多樣,善于變化的藝術特色而聞名宇內。

        廣繡與潮州刺繡合稱粵繡,與湖南的湘繡、四川的蜀繡和江蘇的蘇繡并稱中國四大名繡。

        粵繡始于唐朝。關于廣繡有一段真實的故事。據史籍記載,唐代一個叫盧媚娘的14歲的廣東姑娘在一幅一尺見方的絲絹上繡出一卷佛經《法華經》,字體比粟米還小而且點劃分明。這個故事說明廣繡的歷史是多么悠久綿長,技藝是多么的卓越超群。廣繡發展到明代,已經成為民間重要的手工業之一。明正德九年(1514年)一個葡萄牙商人在廣州購得龍袍繡片回國獻給國王而得到重賞,廣州繡品從此揚名海外,每年均有不少產品輸出國外。嘉靖三十五年(1556年)葡萄牙人克羅茲看到珠繡花鞋等一些廣繡工藝品而發出“絕妙的工藝品”的驚嘆。當時廣州刺繡藝人已經達到極高水平,能夠嫻熟地和創造性運用絨線繡,用孔雀毛、馬尾作線縷和勒線,用金線和銀線刺繡。

        明末到清朝中期是廣繡業的繁榮時期。英國商人開始來樣加工。由于來樣設計色調豐富,突出了西洋畫的藝術風格,運用了透視和光線折射原理,故對廣繡產生深遠的影響。廣繡開始從民間小作坊小批量生產逐漸向商品生產發展。室內裝飾和日用衣飾的廣繡繡品大量生產,使之出口進入了全盛時期。

        到了清朝中葉,由于粵劇和粵曲的繁榮,使廣繡又增加了一類新品種——粵劇戲服。當時廣州狀元坊制作的戲服已享譽國內,連宮廷戲班也慕名前來定制。乾隆年間廣繡業已成行成市,繡坊、繡莊多達50家,從業人員3000多人。

        清末民初時期廣繡業依然保持發展勢頭。民國十八年在廣州舉辦的四省市繡品展覽競賽中,廣繡以“孔雀牡丹”、“番獅”、“雪地風景”等作品參展,被評為中國四大名繡之一。

        廣州刺繡以構圖勻稱,色彩斑斕,極富裝飾性著稱。19世紀英國人波西爾在其著作《中國美術》一書中,曾對廣繡作過介紹,并稱贊道:“中國人長于刺繡花鳥,而廣東人更精于此藝。”另外,廣繡作品《睡獅》、《孔雀圖》、《四角大花披巾》曾獲得1915年巴拿馬萬國博覽會獎。清代中葉許多外國商人慕廣繡之名前來廣州大量訂購廣繡,有的商人還帶來外國國王肖像、耶穌像或一些圖畫照片進行來樣加工訂貨。這說明廣繡從清代起早已聞名海外,其產品行銷海外,在國際上享有較高的聲譽。在國內,不少廣繡佳作,作為貢品貢獻給歷代皇帝。北京故宮博物院也收藏有不少廣繡的優秀作品。

        廣繡大致分為兩大品類;一是盤金刺繡,二是絲絨刺繡。盤金刺繡以金線為主,輔以彩紛刺繡,金碧輝煌,燦爛奪目,雍容華貴。絲絨刺繡開絲纖細,色彩繽紛,繡出的花鳥尤其精美。

        廣繡所使用的基本材料有絨絨、真絲、金線、銀線、金絨混合等幾大類。近二三十年來雖然更多地使用尼龍等混合纖維繡料,但金銀繡線和金絨混臺繡等傳統工藝依然最負盛名,深受人們喜愛,是廣繡的代表。金銀繡以其獨具裝飾性為藝術特色,構圖飽滿勻稱,色彩輝煌,更顯得作品的富麗華貴。長期以來,廣繡以其繡藝精湛、品種繁多、技法善變、色調瑰麗、風格獨特而享譽海內外。

        廣繡繡刺技法有“釘、墊、拼、貼、綴”五種。其中一些技法難度大,要求高,釘金墊浮繡的二針龍鱗和魚鱗立體針法被認為是刺繡工藝中難度最高的針法。廣繡由于技法多變,故適應性較廣,表現力強,繡出的作品更顯精細,品種繁多。廣繡的色彩十分豐富,主要分為以比較飽滿的色彩為主調的“威彩”和以三間色為主調的“淡彩”兩類,色彩根據刺繡品種而定。例如,刺繡喜帳用“威彩”,刺繡文房用品用“淡彩”。

        新中國成立后,廣繡這種廣州傳統工藝得到很大發展,今天,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廣繡逐漸向普通日用商品發展。雖然作為傳統特種手工藝,傳統廣繡業已基本消失,純藝術作品已很少出現,但是,廣繡的品種更加多樣化,已發展到刺繡、織錦、抽紗、機繡、繡衣、通錦繡、珠繡、手工編織等。其中珠繡是一種新興而且很有發展前景的產品,其品種有珠繡手袋、珠繡腰帶、珠繡鞋、珠繡服裝及珠繡掛畫等。其中一些品種,如閃光珠片、串珠、水晶珠、寶石珠等珠繡晚禮服及珠繡鞋在國外市場享有盛譽,很受西方人士歡迎。近年來,隨著電腦繡花的高科技工藝的迅速發展,許多過去完全靠婦女手工刺繡的工藝,逐漸被電腦機繡所取代,既擺脫了原來繁重的手工操作,減輕了勞動強度,又極大地提高了成品率和生產率,增加了花色品種,確保了質量。改革開放以來,廣州的廣繡業界人士根據國內外市場的需求,迅速擴大品種,除了繼續生產傳統的產品外,還生產各種生紡畫片、條屏、手繡或真絲生紡臺布、廣繡軟緞披巾、化纖手繡或機繡男女襯衣等。另外還創造了許多大型龍鳳圖案作品、山水畫面作品等。這些珠繡產品大多銷往香港、日本、美國、法國、英國、德國、意大利、澳大利亞、沙特阿拉伯等50多個國家和地區。廣繡不僅為國家賺取了大量外匯,而且為國家爭得了榮譽。








        該卡4枚一套,面值125+5元,從去年的IC-P54“神州六號”開始,全國通用版的IC卡就有大量發行的趨勢,這一套
        也分為全國通用版以及地方版兩種版式,每個省份視情況定制!



            匿名發表·
        評論內容:
        (最多300個字符)
          查看評論

         上一篇:四月行情初現,妄談結束尚早! 下一篇:中國網通發行《福娃》IC電話卡

        相關新聞

         

        焦點圖片

        《寧夏回族自治區成立 9月8日磁卡行情報價(

        最新資訊

        ·金價反彈餡餅還是陷阱?理財師:近期具
        ·9月25日集幣視點(本站專稿)
        ·地球上最為奇特的動物 
        ·女人在婚姻中需跨越的幾道坎 
        ·女人在婚姻中需跨越的幾道坎 
        ·夢幻島酒店告訴你什么才叫奢華
        ·明星股民踩中雷曼地雷 李嘉欣虧掉一個
        ·4300年的英國“巨石陣”之謎被破解(圖
        ·秀美迷人靚妹妹
        ·極致美女林娜 [13P] 

        經典美圖

        4300年的英 秀美迷人靚 極致美女林
        美女自拍寫 過癮!你能 孫菲菲最新
        閉月羞花 百年成妖, 售樓小姐

        關于我們 | 免責聲明 | 廣告服務 | 委托買賣 | 意見建議 | 友情鏈接 | 網站導航
        Copyright©2008 JiBI.Net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國集幣在線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