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綜合報導】為實現自製一張中國郵戳地圖的夢想,五年前,75歲的重慶老人汪海澄開始行走各省市。目前,汪海澄正在為剩下的五個省份準備再次出征。
重慶晚報報導,汪海澄為沙區汽車修配廠退休職工。1995年,65歲的他開始自己的人生壯舉。在為迎接香港和澳門回歸,他萌發製作一幅用郵戳來標注地名的全國地圖的願望。
報導指出,2000年1月1日,汪海澄從渝中區上清寺出發,踏上征程。每到一個省、市(自治區),他用牛皮宣紙臨摹下其地圖輪廓,然後每到下面一個地方,就請當地郵局將郵戳蓋在自製地圖上的相應位置。目前,他已走完27個省(市、自治區),2116個縣,行程68萬多公里,收集到的各種郵戳140多種、3萬多枚。
報導說,汪海澄在用牛皮宣紙收集製作郵戳地圖時,同時還在製作「愛國國旗」(在五星旗旗上加蓋郵戳),「這面旗讓我永生難忘。」
報導稱,汪海澄家中蓋有郵戳的國旗共有四面,最多一面蓋有郵戳800多枚。
據報導,現在,汪海澄已製作成了27張郵戳地圖(見圖,網路圖片),其中面積最大的內蒙古郵戳地圖接近2平方米,最小的為北京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