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紀特新郵票窗口銷售政策發生較大變化。國家郵政局出臺新舉措的初衷在于治理紀特新郵窗口銷售“小、散、亂”問題,但從云南昆明市4城區郵政局這段時間執行的情況來看,實際效果并不理想,甚至出現了一些不容忽視的問題。
郵政窗口難見新郵蹤影
以昆明市4個區郵政局為例:過去,有20多個支局(所)向社會零售紀特新郵票(方連袋票),盡管多數新郵不能于首發日按時到貨,但還能見到紀特新郵票零售。新舉措出臺后,加上幾次封庫、上繳和銷毀行動,現在除了集郵公司有少量紀特新郵票面向社會零售以外,在其它支局(所)幾乎見不到紀特新郵票的蹤影,能見到的就是包括首日封在內的少得可憐的幾個集郵品種,誰會愿意拿預訂的紀特新郵票去寄信呢?收集紀特郵票實寄郵品早已是高不可攀的目標了。
紀特郵票窗口零售業務羞羞答答
昆明市4個區郵政局過去有20多個支局(所)向社會零售紀特新郵票,按國家郵政局公布的新辦法、新舉措,省會城市應保留2-3個新郵固定銷售點,從20多個銷售網點一下子壓縮到2-3個,減少新郵固定銷售點達90%,保留下來的新郵固定銷售點也不對外公布,集郵者不知道在哪里零售紀特新郵票,零售的紀特新郵票實在太難買到了。筆者到五華區的某郵政局詢問,負責賣票的小伙子說:“今年前3套郵票,沒有交給我賣過”;盤龍區北站郵政支局沒有紀特票零售;新聞路郵政支局零售的票總是推遲2-3天才到,把應零售的紀特新郵票存放在保險拒中,有人詢問就賣幾套,沒人問也就不太當回事;西山區巡津街郵政支局的情況也好不到哪去……只有昆明集郵公司營業部,市郵政局直屬分局、盤龍區東風東路郵政支局的集郵拒臺敞開零售紀特新郵票。
大眾化的集郵收藏研究活動正逐步被邊緣化
郵政窗口見不到紀特新郵票零售早已不是什么新鮮事,有時貼用紀特郵票寄信還會鬧出笑話,而集郵市場上成捆的“打折票”傳出的又是另一種信息,這邊緊俏得難得一見,那邊明顯供大于求“打折”銷售,這“一緊一松”折射出我國集郵領域里出現的崎形發展之怪現狀,大眾化的集郵收藏研究活動正逐步淡出人們的視野,逐步被人們遺忘,變成了少數人玩得起的“貴族娛樂活動”,一步步走上了被邊緣化的“怪圈”,而扮演這個重要角色的正是郵政局自己。
集郵市場不規范運作行為的后果和影響被低估
惡意炒作紀特新郵、買賣大戶、批發式銷售、內外勾結操縱市場價格、新郵“打折”銷售等不規范的市場操作行為,對集郵市場的健康穩定發展形成巨大沖擊,其負面影響與嚴重后果被低估。集郵收藏者看不到郵市規范化運作的起色,看不到集郵收藏研究的希望,得到的只有灰心、寒心和傷心。沒有廣大集郵收藏者參與的市場終究是不完整的,單靠部分郵商支撐的郵市是難以持久繁榮、也是最不可靠的。
來源:中國集郵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