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2006年,郵人談論最多的是郵市發生的大變化。與前幾年不同的是,今年郵市似乎來了個“開門紅”,眾多老票紛紛上漲。分析原因,其與郵政管理的政策密不可分。
據悉,1月17日,國家郵政局召開了一次重要會議。據有關人士透露,國家郵政局已著手對1992年至2003年庫存郵品進行封庫、清點,并準備銷毀、處理積壓品;對2006年新郵預訂戶名址進行認真核查,摸清新郵預訂真實的需求量;加快集郵業務管理信息系統開發進度;在部分省郵政局開展集郵業務專業化經營的基礎上,加快集郵專業化經營改革步伐。
從2005年開始,國家郵政局對全國各級郵政局1992年至2003年的庫存郵品進行封庫盤點,這批庫存郵品要經財務、審計監察等部門審核后予以銷毀。這將是近年來組織的一次規模最大的郵品銷毀行動,據透露,僅上海郵政部門就清點出28萬箱。這一舉措將處理多年庫存積壓品,對凈化集郵市場,促進集郵經營步入良性循環起著重要的作用。國家郵政局有關負責人還談到,有關2004年及相關幾年的銷毀清單將在適當時間公布。
2004年國家郵政局的34億郵票大銷毀,是銷毀的1992年至2001年的庫存編年票,而被各地公司制成的郵冊、禮品冊并不在其中,它們的數量遠遠大于已銷毀的編年票。這些在市場上長期打折的編年票,通過種種渠道流向市場,對市場壓力很大,也是2004年大銷毀以后編年票依舊打折的原因之一。因此,徹底清查、封存并銷毀,被認為是國家郵政局進一步落實全國人大代表楊先龍議案的表現。
此外,這次大銷毀延伸到2002年、2003年的郵品和郵票,這意味著某些集郵公司無法繼續向市場放貨,打亂原有的郵票價格體系。投資者也就敢于大膽進貨,做中長線投資。于是,2002年的諸如《足球A》、2003年的《毛澤東》、《重陽節》小版等,應聲而大幅上漲,有些升幅達到50%以上。連帶的2004年、2005年的某些小版也普遍上漲,場外資金大,交易量可觀。
從公布銷毀清單上看,那些銷毀量大、實際使用得多的品種,也就是所謂的具有投資價值的“黑馬”品種。近日,金箔型張、20分面值版票、“愛國民主人士”、“元帥”系列票的漲勢都很可觀,相信清單公布以后,新的“黑馬”更多。
對2006年新郵預訂戶名址進行認真核查,意味著打擊爆炒“生肖狗”票的行為。面值16元的“生肖狗”大版,期貨價開出80元,元月21日還有60元,面值4.8元的“生肖狗”小版被炒到31元,均高于面值5倍以上,而單枚“生肖狗”票以及“生肖狗”小本票卻打折。這種價格倒掛的現象極不正常。如果容許這種現象繼續下去,半年后是以“生肖狗”本票還是以“生肖狗”大小版為銷毀依據呢?如何實行賣不完的新郵銷毀措施?這將會導致全年的預訂新政策徹底失敗。通氣會上,國家郵政局承諾對炒“生肖狗”放貨者進行徹查,嚴懲不怠,但人們還要看行動與實效。反映在市場上,成為大盤領頭羊的并非流出量不大的狗版,而是2005年發行的奧運系列,以及8元打折張、2003年、2004年小版系列、經典的“金猴”、“奔馬”、“齊白石”等票,以及縮量的JP、JF等,“生肖狗”版難以形成惡炒之局,這是非常可喜的現象。
來源:中國商報 吳榮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