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望在06、投資在06
吳榮先
每年的元月,生肖郵票發行之后,就會熱鬧一陣子,越是臨近春節,越是拋貨套現準備回家過年的多。2006年的元月偏偏不同往年,狗大版小版盡管仍然有人拼命鼓吹炒作,跟風者就是不多,價格就是飛不起來,大版只在60多元,小版難過33元,反倒是不引人注意的8元垃圾張悄然上漲,從均價4元,漲到4.2元,最高達5.0元而且好賣。最高的是“壺口瀑布”,成盒的達到2030元。而0304小版,普漲率達到100%,最低的百合花33.5元,上漲18%,最高的網師園(30元)和亞展加字,上升 100%,其他的熱門的JP、JF等,也不乏買家。郵商普遍感到,這段時間的生意好做多了。
常言道,否極泰來。郵市低迷了8年,編年票打折了十幾年,大部分集郵者被氣跑了,大多數郵商被逼走了,有限的資金被炒新者也抽得差不多了,2005年的4季度,郵市確實被壓到了底部,許多有識之士的分析文章,多次指出了這一點,可是,僅憑可憐的場內資金,是無法托起整個郵市的。還需要適宜的大氣候和小氣候。
現今的郵市,已經具有了上漲的基本面和政策面的支持
——人民幣持續升值,對郵票市場是重大利好。從2004年7月下旬至今,人民幣已升值達1∶8.0702;美元的不斷貶值促使堅挺的人民幣還將繼續升值。全世界金融家都看好人民幣與人民幣資產。中國郵票中的精品如黃山、菊花,梅蘭芳等老紀特,以及JT票中的金猴、科大、齊白石、奔馬小型張等,在斯科特目錄中的價格隨之上調,國外郵票投資者認識到購買這些精品,是保值升值的最好渠道。反映在我國郵市特別在網上,春節前,收購金猴的帖子長期有效,金猴的收購價已從1600元調高到1700元,1800元,售價1850元。金猴的代表價標志著老紀特、文票、JT優秀品種登上了一個新臺階。而國際市場黃金價格的不斷上漲,則是金箔郵票香港回歸、澳門回歸型張從17元漲到元月13日的30.5元的重要原因。
——郵政體制改革,已進入實質化階段。2005年7月20日,《郵政體制改革方案》得到國務院常務會議討論并原則通過,“實行政企分開,加強政府監管,完善市場機制,保障普遍服務和特殊服務,確保通信安全;改革郵政主業和郵政儲蓄管理體制,促進向現代郵政業方向發展”成為郵政體制改革的基本思路。郵政體制改革與郵品發行、經營乃至郵市的運行都有著獨特而緊密的聯系,適應市場環境變化,提高郵市競爭能力,促進集郵持續發展。
將郵票發行與買賣郵票的政企分開,郵政由原先的既是裁判員又是運動員分開,由國家郵政監督,集郵者公司買賣郵票。那些握有原始新郵資源、利于放貨的政企不分的集郵公司或者取消,或者與廣大郵商在同一起跑線上公平競爭,適者生存。此外提前的配套措施有改變提前公布新郵印量,而是在半年銷售期后,銷毀賣不完的新郵以后公布,從而杜絕多年來郵市上的期貨、炒作、低拋、惡炒現象,使郵市的價格平衡體系得以恢復。
2006年的第一套生肖狗版特別是大版,由于控制較緊,放貨現象相對減少,開盤以后一路走低,印量的不確定性,不但使炒作者顧慮,也使投資者提高了警惕,不輕易跟風上當,說明郵票預訂新政策已有較明顯效果。新郵炒作的遏止,對于老郵品的價值回歸大有作用。
——房地產市場基本停滯并走向下行通道,上海樓盤大幅降價。受房地產鏈影響,鋼鐵、煤炭和建筑業等均趨向于冷卻,鋼材滯銷,2006年許多鋼廠在為微利或0贏利而奮斗。為此不少銀行對不景氣產業懼貸惜貸,中國商業銀行的存款遠遠大于貸款,存貸差達到9.2萬億元,受宏觀調控影響,抄房資金望而卻步,開始尋覓新的投資領域。由于郵市長期處于價格盤底,一些兩棲資金必然會轉向郵市。有跡象表明,部分游資已經悄然進入郵票市場這塊荒廢了8年的寶地,那些不斷提高金猴征價和收購金箔型張的大手筆、大資金,決非場內有限資金能做到。
從大盤看,沉寂半年之久而處于打折狀況的2005版票特別是單枚式的品種如地球日、復旦大學、工會以及安徒生不干膠為首的版票,被中長線吸納,成交量開始放大,價格穩步攀升;老紀特、文、編等郵品開始受到關注。中國大陸古典華郵紅印花珍品在港拍賣受到熱烈追棒;編年消耗品種如延安、黃埔軍校、七運會、媽祖為代表的20分板塊率先啟動;編年郵票中的毛澤東、愛國民主人士、長征等被大量收購;大盤股小型張板塊50元、8元、5元等深幅打析張一直有大資金在明里暗中進行吸納,其中香港、澳門金箔張近年消耗較多,加上受到國際黃金上漲的影響,表現甚為明顯,已從25元上升到30多元。而8元打折張已從4均價4元上升到4.8元以上。
——郵市的“第二戰場”形成,隨著網絡的迅速發展,網上郵市方興未艾,吸引了各階層人士的關注,在網上收購、集郵交流和大筆交易。投資者利用網絡超越空間地域快捷的優勢,在點擊確認后通過各種快遞公司快速交易,推動著郵市的熱絡。
——禮品、郵品開發促進新郵的消耗
2005年元月上旬時,2002年11月8日發行的8元的壺口瀑布小型張,市場價只在12元左右,而2006年元月,已上漲到23元,上漲幅度95%,成為8元張的龍頭。 其上漲原因,是各地對黨員進行“保鮮教育”制作集郵冊的大量需求。
近年集郵業務的壓力,促使各地集郵公司把目光瞄向禮品市場,各種主題的禮品郵冊層出不窮,這種面向機關團體和企業的“禮品”市場被逐漸培育成熟,成為郵品主要流向之一。在人物紀念冊的需求下,“十大元帥”郵票中的J126“賀龍”,J134“朱德”,J138“葉劍英”,1997年郵市高峰時,這3款郵票的市場價分別為3.50元、5.50元和14元,2006年元月,分別到達5.50元、8.50元和17元。為制作禮品,高價收購紀念郵票的現象,在一些集藏網站頻頻出現。一輪生肖郵票的金猴,雞、狗也成為關注點。
各地公司利用新郵發行機會,開發多種郵品。地方郵政還主動出擊,積極申報新郵發行選題,從中獲得商機。《花木蘭》、《七仙女》之類的郵票發行,幾個地方首發,促進了相關郵品的銷售。2005年10月在江蘇舉辦的“十運會”,國家郵政局只發行一枚小型張郵票,南京集郵公司銳意創新,周到服務,僅“十運會”郵品就創下達800萬元的經濟收入。滿足與適應市場需求就能開發出集郵愛好者歡迎的郵品,就能充分發揮郵票的收藏與使用功能,促使郵票升值。
這些內外因素,促使了2006年開年郵市不同尋常的表現,帶給郵人意外的驚喜。我們相信,只要郵政能真正落實既定的半年銷售期過后銷毀賣不完的郵票、嚴厲打擊內外勾結、違規放貨與炒作的行為、繼續銷毀已經封庫的1992-2004年郵品,堅持使新郵在郵政窗口銷售,大力宣傳包裹貼票政策,開禁特快貼用郵票,繼續降低新郵、新JP、JF等發行量,2006年的集郵市場,就一定能對場外資金富有極大的吸引力,郵市向好的熱度就能持續保持下去,郵市的春天就能早日到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