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11月20日舉行的香港斯賓客拍賣會上,一枚紅印花加蓋小字壹圓(簡稱"小壹圓",下同),估價為150-200萬港元,以230萬港元(含15%的買家傭金,下同)成交,再次創下"小壹圓"成交價的新高。此前的紀錄是在2004年12月蘇黎世亞洲拍賣行的秋拍中創造的,"小壹圓"以207萬港元成交。這枚"小壹圓"在黃光誠的《紅印花小壹圓票存世考圖鑒》中被列為第7號,它在郵壇上已經"消失"了40多年。
"小壹圓"被譽為"國郵瑰寶"。紅印花小字當壹圓票,它的郵票面值上所排的"大清郵政"4字和中間直行的"當壹圓"3字字體大小相同。由于大清郵政嫌加蓋不醒目,決定改用較大的鉛印字模。存世的紅印花小壹圓郵票,共計為31枚。對這些小壹圓票的歷史來源及其流傳沿革,有關學者都已作了認真研究和資料統計。30多枚紅印花小壹圓票中,有一枚英文字"dollar"后漏缺一個全句點的變體郵票。
此次拍賣的這枚"小壹圓"也非常特別,它是拆自一件橫雙連票。據有關資料記載,它原是第二件小壹圓四方連票中的一枚,在有資料可查的源流來看,它最早來自美國集郵家阿克曼(Ackerman)。不過在他那里的時候,已經為四方連缺左上一枚。后來它又到了美國郵商克來恩(EugeneKlien)手里?藖矶鞒鍪壑亟M的小壹圓四方連不成,索性把這一件三連票的右上一枚拆開,成為橫雙連一件,單枚一枚。1936年,這件雙連到了芝加哥的郵商薩爾紐伯利(Saul Newbury)那里,其去世之后,郵集由其侄子保管,并在1962年以2700美元成交,到了1965年,在大維德郵集的拍賣中,它已經拆成單枚拍賣。在此之后就沒有再露面,而雙連中的第8號后來則成為林文琰的收藏。
近年來,"小壹圓"的拍賣屢次成為郵品拍賣會的亮點:2001年,中郵大地拍賣會推出一枚"小壹圓",以198萬元成交;在2003年中國嘉德的秋拍中,一枚"小壹圓"的成交價就達到了220萬元;在2004年蘇黎世亞洲拍賣行的秋拍中,一枚"小壹圓"再創新高,成交價達到了207萬港元。
"小壹圓"的高價成交,其實對于郵票投資者來說,應該是一個信號,提醒投資者可以關注紅印花郵票了。紅印花郵票,全稱是紅印花票加蓋"大清郵政"郵票,發行時間為1897年,用紅印花原票加蓋暫作郵票的一共有8個品種,即(1)小字當壹圓,(2)大字當壹圓,(3)當伍圓,(4)當壹分,(5)小字暫作肆分,(6)大字暫作肆分,(7)小字暫作貳分和(8)大字暫作貳分。其中小字當壹圓、小字暫作肆分和當伍圓,都屬于珍郵范疇,其余的則屬于普通郵品。
在今年秋季的郵品拍賣會上,紅印花郵票的表現十分搶眼,在北京誠軒的拍賣會上,1897年紅印花加蓋暫作郵票大字肆分25枚全格,估價12-15萬元,成交價為20.9萬元,為此次郵品拍賣的最高價;紅印花加蓋暫作郵票當伍圓一枚,估價為5-7萬元,成交價為8.25萬元。從目前的市場情況來看,紅印花郵票普通品的價格基本上與人民郵電出版社在1997年出版的《清代郵票目錄》上的價格大體一致了,這也可以作為一個參考。
來源:上海證券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