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青島早報/魏巍
國家郵政總局發行的《第29屆奧林匹克運動會———會徽和吉祥物》紀念郵票喚醒了沉寂已久的郵市。但昨日記者在昌樂路文化市場采訪時發現,奧運主題的系列郵票有價無市,熱潮似乎已經開始降溫。一位藏品店老
板甚至“勸”記者不要購買。
據了解,國家郵政總局11月12日發行的北京奧運會吉祥 物郵票分“會徽”、不干膠、吉祥物“福娃”三大小版票版式。面值為8元的會徽小版票,發行2000萬枚、200萬版,第二天就漲到了43元;同樣面值為8元的吉祥物小版票,吉祥物五圖連印,發行7500萬枚、750萬版、面值為9.6元的不干膠小版票,發行550萬版,也在短短一周內升值四五倍。一套剛發行的郵票,沒過幾天就把沉寂了多年的郵市炒翻了天。
但記者昨日在昌樂路文化市場發現,奧運系列郵票已是“有價無市”。在文化市場331室盛運藏品店,女老板見記者對店內僅有的一套售價為180元的郵冊套票感興趣時,竟然出人意料地說:“我勸你別買了,這郵票不值這個錢。”她告訴記者,郵市的“大盤”一直走低,只靠一套郵票炒起來的高溫現象并不可靠,所以盡管是110元進貨、標價180元,利潤空間巨大,她卻不敢多進,只進了一套。記者遇到幾位前來打聽該套郵票價格的市民,他們都無意購買。“將來肯定要跌價,它不值這個錢。”女老板搖著頭對記者說。
另一位藏品店老板舉例說,1997香港回歸時發行的一枚面值50元的郵票最高曾被炒到了600元,后來狂跌到17元,僅是面值價的三分之一,有些炒家甚至賠得“血本無歸”。現在這枚郵票的售價也只有25元。
“說實話,我不敢說到底這套奧運郵票能挺多久,但依現在的價格和發行數量來看,將來的降價走勢是毫無疑問的。”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老郵迷這樣告訴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