郵政"徙木立信" ,請從公布預訂量開始
在論壇的一項投票調查中,贊 同2006年事先不公布發行量,半年后銷毀.的與反對的是73:13,占了壓倒多數多數.
但在同一項調查中"相 信2006年事先不公布發行量,半年后銷毀"與不相信的是13.24.說明大部分人不敢相信.
這次鄭州會議順應民心,確認了這一政策,這是個良好的開端.但這遠遠不夠,要取信于民,郵政還有許多工作要做.在論壇的另一項民調"我心中的國家郵政的信譽度 "中,正面評價與反面平價之比為4:85,如此懸殊的結果,說明了什么?值得郵政深思.
下大決心,下大力氣取信于民,愚以為是郵政的當務之急,第一步我以為在新郵預訂結束后,立馬公布預訂量,雖然這可能是個令人尷尬的數字,但勢在必行,不然如何讓人相信后面的銷毀數字呢?銷毀數字=印刷量-預訂量--銷售量-合理庫存.所以,預訂量總要公布的.遲不如早.
第二步,如有贈送狗的話,也可立馬公布,因為它不存在"銷售量".并在印刷完畢后予以公開毀版.
上面兩步如能施行,我想今年的預訂會比前兩年樂觀些.
附:商鞅"徙木立信"的故事
如果有人說,只要你把木頭搬到指定的地方,便可得到黃金,你相信嗎?你信也好,不信也好,在《史記‧商君傳》中,就有這樣一個有趣的故事。
商鞅很受秦孝公的重用,實行了兩次變法,使秦國強盛起來,為日後統一六國打好基礎。推行變法初期,商鞅怕百姓不信新法,於是便想出「徙木立信」的策略。他把一根三丈高的木頭豎立在南門前,然後張貼公告懸賞:如果有人能把這根木頭搬到北門,就賞十金,百姓只覺奇怪,並沒有人敢嘗試。於是,商鞅又下令把賞銀加至五十金,後來真的有人把木頭從南門搬到北門去,商鞅也履行諾言,把五十金賞給此人。這件事一傳十,十傳百,很快就傳遍了整個秦國。老百姓知道商鞅說到做到,都不敢懷疑他頒佈的新法令,商鞅變法也得以順利推行。
北宋文學家、政治學家王安石,在一首稱讚商鞅的詩中以「一言為重百金輕」,來比喻言出必行的重要。社會上人與人之間要有誠信,像商鞅那樣履行承諾只是第一步,怎樣做到誠懇信實,你們便要好好想一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