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郵網
每個星期,王雷都要到北京的報國寺、潘家園等收藏市場轉轉,常能買到一些心儀的電話卡。早在四年前他就已經開始收藏電話卡,如今家里各種套卡和散卡已經有幾千張。
像王雷這樣,以電話卡為收藏投資對象的愛好者,現在全國已有幾百萬人。由于集卡不需要很高的藝術鑒賞能力和高深的專業知識,一般人都能涉足,所以,隨著電話卡的進一步普及和人們對其投資和收藏價值認識的提高,越來越多的人投入到這一收藏領域。電話卡也與郵票、錢幣一起成為收藏市場上的主流,其價格多次被刷新。
自1996年開始,總面值380元的一套“梅蘭芳誕辰一百周年”電話紀念卡價格就一路上揚,到1997年3月曾一度漲到1萬元的高價。發行于1988年8月的上海地圖磁卡,全套1枚,面值1元,發行量為100套,圖案為中國地圖示意圖,曾在香港的拍賣會上以15萬港元易手,堪稱升幅最大的電話卡。可見小小的電話卡,收藏與投資的價值巨大。收藏市場曾一波三折
自1985年深圳引進瑞士第一臺磁卡電話機投入使用,并誕生了首枚名為“綠箭卡”的電話磁卡以后,全國各地一大批設計精美、題材新穎、具有中國特色的電話卡相繼誕生,電話卡收藏也隨之興起。
不同于傳統收藏,電話卡收藏具有接觸面廣、收集簡單、便于保存等特點,屬于一種平民化的收藏項目。隨著各種電話卡的普及和豐富,它的文化內涵也得到了更多人的認可,升值潛力也隨之顯現出來。
在我國,電話卡收藏市場興起有十幾年的時間,期間市場價格變化也有一個跌宕起伏的過程。這幾年來,卡市價格穩中有升,電話卡收藏的交易市場也日益增多,但主要集中在上海及北京、廣州等大城市。除了普通的交易市場,一些城市還有專門的電話卡展會。7月在青島舉辦的電話卡展會就吸引了全國30多個省市的電話卡商和收藏愛好者。一些題材較好的、發行量少、觀賞性較強的品種,則更是一路“高歌”。錯版“千山風光”IC電話卡,其市價從原來的200元大幅上揚至600元,其它如“唐代詩人”、“宋代詞人”、“澳門回歸”、“李苦禪作品選”和“雅魯藏布江”等,最新市價也全都超過250元。升值潛力需準確捏拿
怎樣收藏電話卡,收藏怎樣的電話卡最有價值,是參與收藏與投資者最關注的問題。已有4年收藏電話卡經驗的王雷告訴筆者幾條收藏心得:
首先是卡的發行量和品相。“物以稀為貴”是所有收藏品的特點,發行量少自然更加珍貴。除了發行量,還要看卡的品相即外觀是否保持完好,看發行使用后新卡的完好存世率,看發卡當地話機實裝率和話卡的使用率。使用越多自然消耗越多,新卡的完好存世率就越少,該套卡的收藏價值也越高。如全國通用卡之首的“長城拼圖卡”和“鮮花地圖卡”,發行最早,消耗最多,因此存世量最少,是電話卡中極為難得的珍品。此外,各省市發行的首套開通卡,由于發行量極少,一般都具有較高的收藏價值。
其次是卡的出版年限,電話卡的收藏同其他的收藏品一樣也是年代越久越好。發行早期卡的北京、上海、大連、佛山、福州等地,許多早期開通卡的舊卡價格遠遠超過等重的黃金價格。上海市郵電局發行于1988年2月的上海紅聽筒磁卡,全套3枚,總面值為185元,發行量為100套,圖案為紅色電話聽筒。該卡是英國cpt公司贈送給上海電信部門的試作卡,由于發行早,消耗量大,目前存世稀少。新卡估價不低于52萬元,舊卡在香港曾以30萬元落槌,在上海曾以18萬元易手(圖1)。

圖 1
再次是卡的題材,紀念意義越重大,收藏價值也越高。如《毛澤東百年誕辰》、《鄧小平南巡》、《香港回歸祖國倒計時一年》等電話卡。同一紀念題材的電話卡,以事件發生地所發行的電話卡更具有收藏價值,這就好比集郵所稱的“原地封”一樣。
最后看卡是否成套。成套的卡特別是形成某個專題的卡,要比零散的卡價值大。由于在較長一段時間內,電話卡都是以消耗品的面目出現在市場上,造成絕大多數電話卡拆散后流向各地,而集藏愛好者對全套電話卡地方版別及編號必須統一的要求,則使得成套電話卡逐步成為熱門藏品。玩卡族中有個名詞叫“卡筋”,即特別難尋的卡,找到了卡筋,擁有了成套的卡,就值錢了。例如我國最早發行的一套黃河IC卡,如果是同版全齊的話,現在可以在市場上賣到1000元以上。收藏過程得循序漸進
在收集電話卡之初,由于收藏思路不清晰,王雷走了不少彎路。現在,在電話卡收藏方面,他算是個行家了,他認為電話卡收藏要循序漸進:
普通愛好者參與電話卡收藏,可以先通過參觀類似的電話卡展會,對其產生一個初步認識。此外,平時多搜集卡市信息是必須的,多跑一跑卡市,多聽,多問,不但能了解到卡市的行情,還能得到一些道聽途說來的知識。只有了解市場行情,才能更好的把握市場,看準時機,得到收獲。然后收藏者可以從身邊實用的電話卡開始收藏,經過一段時間的實踐后,在專業人士的指導下,才可以慢慢進行某個專題成套電話卡的收集整理工作。通過這種循序漸進的過程,不但能夠理清收藏思路,也可以減少經濟上不必要的投入(圖2)。

圖 2
王雷還提醒收藏者注意,電話卡有不同的版別,版別不同,發行量亦往往不同,價格也有很大的差別。如“鮮花地圖卡”,總發行量25萬套,但版式有兩種,即卡背面編號有大括號和小括號之別,首版是大括號,二版是小括號,市面上比較常見的是小括號的二版卡,而大括號的首版卡則往往難覓芳蹤。如果不懂得識別,則難免被精明的卡商騙進。
另外,卡上的標號也值得關注。比方說,對于IC卡來說,卡的角落里標上了CNT-IC-T的,為特種卡,相對升值潛力大些,在IC后標上PG的,是發行量較少的普通廣告卡,標上G的為廣告卡,什么都不標的為紀念卡。不同的標號,升值潛力都不同。其中,廣告卡收藏難度最大,這是因為廣告卡不在市場上流通,數量較少,大多用來饋贈客戶,市面上極為少見,往往成為收藏中的孤品。北京早期銀背廣告磁卡,共2套8枚,總面值為360元。如今新卡價值8.8萬元,舊卡也達1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