郵展是集郵活動發展到一定階段的產物。1852年比利時人P.溫地美倫在布魯塞爾用鏡框展出88枚郵票,成為世界最早的個人郵票展覽。1873年奧地利舉行了一次全國郵展,接著于1881年11月13日—20日在維也納舉行了第一次國際郵展。以后世界各大洲陸續舉辦了國際郵展,其中美洲于1913年在美國紐約;大洋洲于1928年在澳大利亞墨爾本;非洲于1928年在南非德班;亞洲是1952年在菲律賓馬尼拉。1930年在法國巴黎舉辦了首屆國際航空郵展,1969年在盧森堡舉辦了首屆國際青少年郵展,1975年在比利時首次舉辦了世界專題集郵展覽,1985年在瑞士洛桑舉辦了首屆國際奧林匹克體育展。
1926年國際集郵聯合會(FIP)成立后,陸續制訂和完善了郵展規則,并要求各成員嚴格按規則執行。1927年德國斯特拉斯堡國際郵展是首次由FIP贊助的。20世紀以來國際郵展主辦國一般都要發行紀念郵票或郵展紀念品。1906年意大利為米蘭國際郵展發行了類似郵票的封口紙。
1924年比利時在布魯塞爾國際郵展上發行紀念郵票,成為世界上第一次為國際郵展發行的郵票。20世紀80年代以來,國際郵展規模不斷擴大,1986年瑞典斯德哥爾摩世界郵展共展出6000框展品。自1987年以來幾乎每年都舉辦2次以上的世界郵展。從1881年至今已舉辦過世界和國際郵展達200多次。郵展內容的豐富,水平的提高和影響的擴大,有效地推動了全世界集郵成果的交流和集郵活動的開展。
集郵展覽,從產生到不斷正規化、科學化、經歷了漫長的歲月,在一個半世紀的發展中,人類用實力和智慧不斷培育集郵展覽這棵幼芽,使其成為一棵茁壯的參天大樹,如果對其做一全方位的剖析,它完全能與國際奧林匹克體育盛會相比擬。
1840年,英國發行了人類郵政史中的首枚郵票。就在第二年,一位倫敦的女士在報紙上刊登廣告收購郵票,用以裝飾她的房間,此舉不僅具備收藏及商業涵義,也反映出人們對郵票的展示意愿。可以講,集郵展示幾乎與郵票的收藏同時萌生。但是,真正的集郵展覽是經過了四個階段的演變。
集郵展覽的第一個發展階段為創始階段。147年前的1852年,在比利時的布魯塞爾舉辦的一次萬國博覽會上,一位比利時醫生獨出心裁的展出了他精心收藏的百枚郵票。這位展出者的名字叫P·溫地美倫。此舉開了人類集郵展覽的先河。21年以后的1873年,在維也納舉辦的另一次萬國博覽會上,來自不同國家的數名集郵者同時展出了各自收藏的郵票,由此又開創了具有國際集郵展覽意義的歷史。然而,此次郵展遠遠不能與正規的國際郵展相比。在這以后的十幾年中、德國、法國、奧地利等國家先后在各類博覽會上展示來自不同國家的郵票,但這些郵展規模有限,并無一定的格式與規定。人類在這項活動中只能摸著石頭過河。在某種程度上符合當今含義的國際郵展于1887年在比利時的安特衛普及1881年維也納舉辦。據記載,當時的展示情況如下:展出品包括個人收藏的約50個貼片,其中當時著名集郵家伏萊德·莫舒克的藏品亦在其中;一些集郵書刊擺在展場中;官方類展品是印制郵票的機器。在展場中還設立了郵商攤位。看來,郵展包含了今日國際郵展的眾多因素。但這僅僅是國際郵展的雛形,其組織、規模、參觀人數等各個方面均無法與現代化的國際郵展相比擬。隨著人類郵政事業的不斷發展與進步,郵票的發行數量日益增多。這為人類集郵活動不斷注入活力。與此同時,人類在通信過程中不斷促進科學技術的發展,并積累了大量知識,這些因素吸引了越來越多的人參加到集郵活動中,并促進了集郵展覽的不斷發展,僅從1887年到1926年這40年中,有記載的國際郵展就舉辦了40次。當然,這些郵展僅限于在歐洲一些發達國家舉辦。
集郵展覽發展的第二階段為產生階段。1926年6月18日,德國、奧地利、比利時、法國、荷蘭、瑞士和捷克斯洛伐克7國的集郵家相聚于法國巴黎,召開了國際集郵聯合會(FIP)成立大會。比利時的威利·比格伍德被選為FIP主席,他的同胞麥益被選為秘書長。從此,人類集郵活動開始了從分散到集中,從自發到有組織,從盲目向科學化發展的新歷程。FIP成立后,便將相當大的精力集中于集郵展覽工作之中。次年6月5日,FIP在法國斯特拉斯堡舉行年會,同時舉辦了一次國際郵展,這是首次與FIP直接有關的郵展。在此以后,美國、法國、盧森堡、南非聯邦、澳大利亞等國家相繼舉辦郵展,從而使郵展活動從歐美發達國家發展到非洲、大洋洲。1930年,阿爾及利亞在阿爾及爾舉辦國際郵展,這是一次專門性的郵展。FIP總結了過去舉辦郵展的特點,提出了舉辦郵展的規范化要求及模式。從而開始了贊助舉辦郵展的新里程。同年,FIP還贊助了比利時、德國舉辦的郵展,于是FIP郵展正式產生了,這對FIP郵展的發展有著劃時代的意義。1939年到1945年,由于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爆發,國際郵展陷于停頓狀態。
戰爭結束后,集郵展覽的第三個階段即發展階段到來了。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后,集郵活動重新復蘇,集郵展覽如雨后春筍。1952年,菲律賓舉辦首次國際郵展,從此國際郵展遍布于世界五大洲。在此后的20年中,FIP開始了大量的研究和實踐工作,從組織上、理論上、實踐中不斷對郵展加以規范化。此一階段的集郵展覽如同一個生長發育中的小樹,各個支節都具頑強的生命力。集郵展覽的方方面面都在蓄機勃發之中。FIP在郵展方面給予了非常的關注。各項規則都在蘊釀之中。從戰爭結束到20世紀70年代的30年中僅舉辦國際郵展的國家就有40余個,所舉辦的FIP郵展近百次。在郵展中,展出內容日益豐富。展出規模日漸增大,除綜合性郵展外,還出現了航空、專題、青少年專門郵展。面對國際郵展如此迅速的發展。FIP做了全面的工作,使郵展
逐步走向成熟。
集郵展覽發展的第四個階段為成熟階段。自20世紀70年代至今。在此階段中,FIP對郵展的類別,申辦組織、規模、評審等等一系列問題都做了嚴格細致的規定,所制定的規則就包括15項,幾十萬字。根據規定,凡舉辦FIP郵展者,必須提前三年向FIP代表大會申請,所舉辦的郵展,應遵守FIP有關規則,并在FIP監督下舉行,如獲同意,主辦者要向FIP交納一定數額的資金,用以取得郵展的合法性。目前FIP郵展分下面幾大類:
1、綜合世界郵展,這是得到FIP贊助的規模最大、展品類別最齊全,只限FIP正式會員參加的郵展,展出規模不少于2500框。展品類別包括12類,展出日期10天。
2、特殊世界郵展,得到FIP贊助或譽助的,只展出部分類別或單一類別的郵展。展出規模不少于1000框。
3、綜合國際郵展,得到FIP或洲級集郵聯合會贊助、譽助或持助的。限于洲際集郵聯合會會員參加的,包括所有類別展品參展的展覽。展出規模不少于1000框。展出時間7天。
4、特殊國際郵展,得到洲級集郵聯合會譽助或持助的。只展出某一類別展品,僅限于洲級集郵聯合會或地區集郵聯合會會員參加的郵展,展期7天。
5、其他國際郵展。為了促進集郵活動的開展。FIP理事會承認并支持其他國際組織舉辦各類郵展,比如自1996年始,FIP對國際奧林匹克集郵聯合會舉辦的國際體育集郵展覽給予持助。
集郵展覽經過150年的發展,至今已成為一項重要的文化活動,其影響日益增大,意義日益重要,因而得到了社會各界的重視。在舉辦國和地區遇有重大慶典的時候,往往舉辦大規模的郵展。舉辦國或地區的國家和政府的主要領導人擔任郵展組委會的名譽主席并親自參加活動。同樣,集郵展覽還受到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萬國郵政聯盟、國際奧林匹克委員會等國際組織的重視。每逢大規模世界郵展組織之時,各個國際組織的人員都聚會于一堂,研究如何進一步促進集郵展覽這一文化活動的健康發展。由此可見,集郵展覽是人類文化活動的奧林匹克盛會。
來源:盛京郵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