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今年年初馬當路農貿市場和上海盧工集郵品交易市場在全市率先實行先行賠償制度后,盧灣區(qū)工商局昨天發(fā)布消息稱,盧灣全區(qū)21家商品交易市場當天開始全部正式實行先行賠償制,并對社會作出公開承諾。
據介紹,根據先行賠償辦法,盧灣區(qū)各商品交易市場均設立先行賠償基金,并成立了由市場經營管理者和經營者組成的基金監(jiān)督委員會。當消費者在購買商品或接受服務過程中合法權益受損時,由市場經營管理者按照各市場的先行賠償辦法作出處理。
率先試行至今已有10個月的盧灣區(qū)馬當路農貿市場場長季運來告訴記者,先行賠償制度實行前,由于個別攤販的不法行為,每天都會發(fā)生扯皮事件,其中最多的就是海鮮掉包糾紛。自年初推行先行賠償制后,農貿市場向165位攤主收取每年50元的賠償基金,并寫入入場經營者合同,一旦發(fā)生糾紛,經市場調查核實后,由市場先行賠償,快速解決糾紛,然后市場再追究不法商販的責任。經過一段時間的試運行,投訴率同期相比已下降53%。從本月起,該市場將每位攤主每年的先行賠償基金增加至1000元,使得基金庫金額達到16.5萬元,一旦發(fā)生投訴糾紛處理起來便游刃有余。而對于屢次再犯的攤販,市場將采取一次教育、二次罰款、三次清理出場的措施。對于遵紀守法的攤販,則將設立流動紅旗給予鼓勵。
從昨天開始全區(qū)推廣的21家商品交易市場也將采取類似的措施,賠償基金將按各市場不同情況收取。包括香黛服飾市場、賽博數(shù)碼電腦市場、地鐵市場等。
先行賠付個案
某消費者在盧灣區(qū)馬當路農貿市場買了500克蝦,回家路上發(fā)現(xiàn)活蹦亂跳的蝦被攤主調包,在返回市場卻沒找到攤主的情況下,她向市場管理員反映情況,經市場管理員核實情況后隨即獲得了市場支付的15元賠償。
某郵票愛好者在盧工郵市不小心購得一張假郵票,第二天發(fā)現(xiàn)郵票有假隨即返回尋找攤主,由于攤主已然人去樓空,只能與市場管理方交涉,市場管理方在向有關證人了解情況后,隨即按照郵票的價格300余元先行賠償給顧客。
來源: 東方早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