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以后,往年在11月進行的郵票密集發行,已提前到來。9月,發行梵凈山(880萬)、水車風車(1040萬)、大將(930萬)、洛神賦(890萬),總價值19208萬元;10月,發行十運會(820萬)、金錢豹(1110萬套)、新疆50年(950萬),面值8000萬元,兩個月總計27208萬元,其中,僅大將、洛神賦兩艘“航空母艦”,就需要近1.5億資金,從目前羸弱的行情看,市場絕對難以容納,除個別品種由于短期炒作,高于面值外,其余的票,都難保不打折。
6~8月底以前,市場基本上是不干膠、西藏兩個品種作為炒作熱點,自8月31日的JP128婦女和9月4日的JP130法律發行后,有莊家借量少為由,囤積炒作,一時取代不干膠和西藏成為熱點,半個月以后,從高開低走直到無人接盤而逐步沉寂,市場熱點轉向被譽為創中國郵票五個第一的洛神賦(目前反映最早古代名畫的一套郵票;郵票置人全篇賦文1200字,加上題跋文字,是中國乃至世界上文字最多的一套郵票;全套10枚郵票橫連印,是目前中國橫連枚數最多最長的一套郵票;郵票用膠雕版14色三次套印,是迄今中國郵票刷色最多的一套郵票;不同年代、作者的姊妹書畫篇在郵票上匯合,也是古代名畫題材郵票的第一次)。其期貨價,在11.5元的價位高開,比面值8元高出43%,暴利自在其中。
2004年發行的清明上河圖郵票,面值8.4元,發行量1020萬套,炒作價最高23元,低到過17元后,被莊家冷置,加上貨源不斷進人市場,一直下跌,如今最新市場成交價格只有7.2元左右,清明上河圖與洛神賦比,都是古代名畫題材,考慮到今年印量在800多萬的不少新郵已經打折,以及清明上河圖的打折窘況,洛神賦的前景并不很妙。
目前郵市真正的行情是:打折越來越嚴重,集郵投資者越來越少,炒作所得的暴利越來越集中到極少數人手中,炒新也越來越沒有市場,人們看穿了炒新者圈錢的本質,從而更加捂緊了自已變癟的錢袋。
(信息早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