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P縮量是行情漸起的前兆 張健初
8月末問世的JP128“第四屆婦女大會”,問世當夭就受到參與者廣泛關注。當天市場喊價一度達到3.50元。之后幾日,JP128“第四屆婦女大會”市價在市場一直不斷波動,盡管成交價逐步下落至2.10元,但與其它新郵資片相比,仍表現出一定力度的強勢。市場關注JP128“第四屆婦女大會”,當然不是它的題材,也不是它郵資片的形式,而是它出乎大家預料的僅僅只有87萬枚的發行量。
回看郵資片發行歷程,“量”也一直在高高低低的波動。它的變化,主要分三個大階段。其一,1991年前的“地量”階段,這時期的郵資片,多在100萬枚左右,其中高的JP30“城運會”130萬枚,而最低的JP6“區票展覽”,只有38萬枚;1992年開始,郵資片也陷入“天量”發行時期,這種現象一直延續到1999年末。這之中,最少的JP32“觀光年”,發行量為201萬枚,而JP77 “五四”,發行量居然達到712萬枚,是前者的3.54倍;進入2000年后,郵資片的發行量一般控制在300萬枚左右,但也有例外,如2004年發行的JP120“亞洲杯足球賽”600萬枚,JP124“藝術節”560萬枚等。“量”是個怪東西,它如一只無形的手,始終對市場進行上與下的控制。近些年市場慣性下滑,郵政決策部門雖不斷實施“減量”措施:但耐不住人氣超級低迷,收效微乎其微。
2005年已公布資料的6款郵資片,仍以“減量”為基調,除JP126“集郵業務”380萬枚外,JP129“帆船”縮到260萬枚,JP127“世界物理年”、JP131“美術雙年展”又減至220萬枚應該說,這些遞減,基本都有序可循,符合市場游戲規則。而JP128“第四屆婦女大會”(87萬枚)和JP“22屆法律大會”(86萬枚),驟然減至百萬枚以內,較之JP127“世界物理年”,減幅達到60%以上,又實在出乎大家意料。對于市場,對于集郵者,減量自然是件好事,但減得如此之大,如此之急,又讓大家感到不習慣。市場價格因此風起云涌,反映出參與者對郵資片“減量”的肯定態度。
不可否認,“量”是郵資片價格的基礎,看前期發行的郵資片,也按發行量大小分為三個區域,低者目前只在售價面值附近徘徊,而高者,盡管市場行情向淡,依舊高高在上,有一種大家風范。目前超過百元價格的郵資片只有3款,分別是JPl“奧運會”、JP2“中英聲明”和JP6“區票展覽”,而這3款郵資片的量,依序只有80萬枚、56萬枚和38萬枚。其它市價在40元左右的,發行量也多在60萬枚附近。很明顯,郵資片市場價格高與低,“量”在其中起到了決定性作用。JP128“第四屆婦女大會”以87萬枚的“地量”問世,市場定位2元左右,雖不高,但較之2004年124“藝術節”的0.70元,差不多翻了三倍。這也很清楚地表明,市場對“量”仍是十分在乎的。
JP128“第四屆婦女大會”是一個信號,新一輪行情將因此而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