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庫”后續舉措及影響探微 許 文
除了增發的幾款紀念郵資片將大幅減量以外,近期市場流傳的又一大利好消息無疑就是各級郵政的再度“封庫”了,而且從目前各方面匯總的情況來看,這個消息應該是確實的。但是,正如以往一樣,“封庫”只是一種過渡性的措施,其本身并不對市場產生向導性的影響,關鍵還是要看“封庫”后續動作,因此,在“封庫”消息出現的情況下,投資者有必要對后續舉措和影響有一定的研判,以指導自己的投資實踐:
一、“封庫”并不等于必然銷毀
在許多投資者的想象中,“封庫”的下一步舉措肯定就是銷毀了。誠然,在郵市發展的歷程中的確出現過“封庫”后銷毀并極大地推動市場發展的情況,但“有”并不代表“一定是”,事實上,“封庫”后的走向有多重選擇:最理想的當然是銷毀,這是上策。因為在郵市多年低迷、大量郵品深幅打折又得不到有效消耗的情況下,要想迅速改善市場運行環境、提升郵品投資價值,最直接也最有效的方法無疑是銷毀庫存,定能起到立竿見影的效果。但是,這種“最理想”的方式只是站在投資者的角度而言,而對銷毀與否有決定權的則是郵政,而銷毀本身實質上也是對郵政利益的一種威脅,因此作出銷毀的決定絕不會像我們想象的那么簡單;封庫后部分銷毀、部分在郵政窗口銷售,相對而言,這也是一個比較好的方法,至少可以使郵品銷售公開化,減少違規行為對市場造成的潛在危害,這對于改善郵市運行環境同樣是有益處的,這是中策;而下策則是封庫只是為了清點郵政庫存郵品的品種、數量,再由郵政體制改革后的相關“接盤者”予以接納,這種“封庫”顯然是大家所最不愿意看到的,因為這樣的“封庫”并沒有任何的實質意義。因此,目前各級郵政所進行的“封庫”的后續舉措究竟如何還不得而知,其能對市場所產生的影響力究竟有多大自然也就無法肯定,需要大家靜觀其變。
二、“封庫”給投資者以想象的空間
從“封庫”消息傳出后幾天的市場表現來看,大家顯然是對此抱有一定希望的,具體表現就是03-05年小版張板塊強勁反彈,特別是《安徒生童話》不干膠小版張、《西藏》小版張等熱點品種更是表現搶眼,顯然市場是在將“封庫”作為一種利好因素來加以消化。盡管如前所述,“封庫”并不等于必然銷毀,但在目前比較敏感的市場態勢下,郵政有所動作總比平靜無瀾來得有積極意義,由于“封庫”所可能產生的后續動作中包括銷毀或部分銷毀,而且國家郵政局領導班子的調整也讓“新官上任三把火”同樣成為了一種利好因素出現的理由,因此“封庫”舉措在目前的出現無疑給投資者以巨大的想象空間,而增發的幾款紀念郵資片大幅減量的事實也讓大家更愿意相信“封庫”會帶來預期中的理想結局,在這種綜合因素的影響下,投資者對市場的期望值必然就會有所提高,參與市場運作的信心和熱情就重又被激發,因此,預期說是“封庫“本身給市場帶來了生機,倒不如說是在“封庫”消息的引導下投資者將自己美好的祝愿融入了市場的前景之中。而憑借著這種“群情激奮”,至少在“封庫”后續措施真正出臺之前,市場依然會保持一種高位的態勢,短線機會也依然會存在。
三、04小版“懸念”依然延續
從今年各板塊的走勢來看,最為怪異的就是04年小版張了,雖然大家普通認同04年小版張的投資價值,但其表現一直不溫不火,除了個別品種有短暫的表現以外,絕大部分品種都沒能沖破“瓶頸”;雖然大家都認為04年小版張的發行量并不大,市場流通盤也不會太多,但是卻一直有斷斷續續的貨源出現,在一定時期內甚至出現過集中出貨的情況,讓人對04年小版張的現實狀況和內中原由難以把握。從近幾天的表現來看,04年小版張依然還是保持著一種不緊不慢的態勢,雖然看好者有之、吸納者有之,但出貨同樣沒有消失。而從所傳出的“封庫”消息的具體內容來看,“封庫”也沒有涉及到04年小版張,按照一般情況來說,04年小版張同樣也已過了發行期,對其處理理應等同于“封庫”所涉及的其他品種,而對它的“單獨處理”自然就讓人難以理解,懸念頓生。客觀地說,04年小版張的真實投資價值在近一年的時間里并沒有充分體現,因此投資者對其的期望是有一定道理的,但是,此板塊所面臨的撲朔迷離的境地,確實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約了它的進一步上行,而此次“封庫”消息中再次將其排除在外,對其而言究竟是喜是憂,“懸念”現在依然在延續。
大江南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