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P大幅減量弊多利少 吳貴祥
隨著下半年新郵發行量的下降,新郵減量又成為近期集郵大眾討論的熱點話題。就在這一討論余音未了之際,8月29日發行的“JP128第四次世界婦女大會十周年”的發行量更是令郵人大出所料地急劇減少至87萬枚,與2004年415.4萬枚的平均發行量相比,降幅竟高達79%,與2月26日發行的“JP127世界物理年”220萬枚的發行量相比,降幅也高達60%。由于印量的急劇減少,JP128一面世便大幅高開至3.50元,為0.85元郵局售價的4倍多,在集郵者和郵市中引起了較大的反響。
紀念郵資片何以如此大幅度減量?其減量對集郵和郵市又將帶來怎樣的影響呢?發行部門對紀念郵資片大幅度減量可能出于兩點:一是近年該板塊打折比較普遍,為消滅打折而減量;二是通過紀念郵資片的大幅減量刺激市場人氣,以達到救市的目的。但筆者認為,紀念郵資片的大幅度減量,其結果將是弊多利少,難遂人愿。
首先,紀念郵資片大幅度減量已無必要,也不應減量。筆者以為,近期紀特郵票的減量理所應當,但紀念郵資片與紀特郵票在發行方式、當前的發行現狀等方面都存在較大的差別,所以二者在減量這一舉措上須區別看待。雖然紀特郵票也基本不在郵政窗口銷售,但只是難在郵政通信領域消耗,集郵者通過預訂,卻能做到至少人手1套而紀念郵資片既不面向集郵者預訂,又不放郵政窗口銷售,基本成為郵商的專利。紀特郵票不放郵政窗口銷售主要是為了不被擠占窗口營業收入,而紀念郵資片在通信中是極少使用的,用戶即便要使用郵資片通信也基本選擇賀年片,因為兌獎后的賀年片每片市價僅0.10元左右。那么,紀念郵資片不預訂,也不敞開供應就實在令人費解了。紀念郵資片如能敞開供應,像“世界物理年”僅 220萬枚的發行量不僅不會打折,可能還供不應求。因此,紀念郵資片完全沒有再繼續減量的必要,通過大幅度減量,人為地有意造成供應緊缺的局面更不應該。
其次,紀念郵資片大幅度減量,將損害集郵者的利益,挫傷集郵者的積極性。以往紀念郵資片雖未在郵政窗口銷售,并且只有去年實行預訂,但有郵市的大中城市集郵者要想收集并不難,同樣能按郵局售價,甚至是打折價在郵市買到。JP128的大幅減量,致使其剛一面世的市價便達郵局售價的4倍多,集郵者想要購買必須花高價挨宰。這勢必引起集郵者的普遍不滿,將挫傷集郵者收集紀念郵資片,乃至對集郵的積極性。
再次,紀念郵資片大幅減量對郵市作用甚微,而且存在一定的負面影響。縱觀歷次郵市高潮乃至一般的反彈行情,郵資片所起的作用都是極小的。畢竟無論是集郵,還是郵市,都是紀特郵票占據著主體地位,紀念郵資片的發行只是紀特郵票的一個補充,是集郵和郵市中一個很小的門類。因此,郵資片的大幅上漲很難帶動紀特郵票及其他板塊的上揚,也就難以帶動郵市的整體上行。近年新發行的縮普片市價高達其郵局售價的幾倍、幾十倍,而郵市卻依然不為其所動就是最好的證明。新發行紀念郵資片因人為大幅減量所產生的大幅上漲,相反還容易為郵市炒新推波助瀾,這對郵市的穩定健康發展顯然是有弊無利。
紀念郵資片大幅減量惟一有利的一面就是能杜絕其長期打折的痼疾。但要解決紀念郵資片長期打折的問題,完全可以通過改進銷售方式,恢復紀念郵資片的預訂和將其放郵政窗口敞開供應達到,大可不必,也不應該通過大幅減量,人為制造供應緊缺狀況,導致損害集郵者的利益,傷害集郵者的感情,以及為郵市炒新推波助瀾的不利影響。
大江南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