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頁 > 新聞中心 > 郵卡專版 > 正文
         
        中國郵政拆分方案年內啟動
        發布日期:2005-7-16 19:22:00  作者:本站記者  新聞來源:   新聞點擊:

        中國郵政拆分方案年內啟動

        [日期:2005-7-16] 來源:南方都市報 作者: [字體: ]

          組建中國郵政集團公司,成立郵政管理局———這是國家郵政局局長劉安東對今年內要開始的郵政體制改革總體思路的歸納。他在北京透露這一思路時,正值6月,距離1998年郵政電信分家,已有7年。

          距離今年12月1日開放外資獨自經營物流快遞業務的期限已不足半年,“郵政到底怎么改”這一問題,卻仍顯得迷霧重重。

          中國國際貨運代理協會國際快遞工作委員會秘書長劉建新日前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表示,郵政系統改革,要實行“三個分開”,放寬市場準入、引入競爭機制;對自然壟斷業務進行監管。

          南方網訊 經營形勢嚴峻要求改革

          在去年舉行的十六屆三中全會上,國家郵政局被點名批評,原因是“十五”計劃《綱要》頒布了4年,而郵政仍維持著政企不分的現狀,壟斷經營效率低下。

          郵政系統的效率不高一直為人詬病。數據顯示,中國郵政經年虧損,19 98年虧損突破100億元。當郵電分拆后,國家不得不出臺所謂“8531”計劃,即自1999年起國家逐年向郵政補貼80億元、50億元、30億元、10億元。國家郵政局方面把巨虧歸因于其承擔的普遍服務,據稱這帶來每年高達41.7億元的虧損。

          事實上,中國郵政系統不但在專營領域虧損嚴重,在非專營領域的多種經營也缺乏競爭力。2003年,國家郵政局把物流、報刊發行、集郵等業務打包在一起,成立了中郵物流有限責任公司,希望在傳統業務逐步萎縮的時候尋找新增長點。然而經過兩年的發展,中郵物流并沒有成為郵政盈利的火車頭。

          同時,郵政系統的收入大戶郵政儲蓄,也走到了變革的十字路口。目前郵政儲蓄的存款余額超過1萬億元,但因為只存不貸,每年都以零代價從人行提取利息,僅2002年,央行就向郵政儲蓄支付了180億元的轉存利息。

          三分方案主導改革在國家郵政總局新聞中心主任夏立群于本月初透露“改革方案已上報國務院等待批復”后,國家郵政局和下屬的子公司面對本報記者的采訪時均諱莫如深,認為“現在是改革方案出臺前的敏感時刻,無法詳細說明”。

          中國國際貨運代理協會國際快遞工作委員會秘書長劉建新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指出,郵政系統改革應實行“三個分開”,即政企、政資、政社的分開,首要的是將“裁判員”與“運動員”的角色重新分開。目前國家郵政局既承擔政府對郵政的管理職責,也負責經營郵政事業。改革后,新成立的中國郵政集團公司將只負責經營業務,而監督工作則由郵政管理局進行。

          而據有關郵政學者透露,郵政管理局的權力相當寬泛,既要制定郵政法律法規及相關標準,也要對與郵政相關的附屬行業以及相關企業、跨國公司等進行監管。

          至于包攬了郵政現有業務的中國郵政集團公司,核心業務是普通信件的郵寄,其他現有的業務也都將保留,也有可能會將各種業務分拆承包給新成立的一系列子公司,比如物流、儲蓄等公司。

          據悉,北京郵政已在上月敲定了改革方案,被業界看做郵政改革的試點工程。據透露,北京郵政主輔分離、輔業改制將首先在實業集團及其所屬子公司中進行,計劃用3-5年完成。目前,北京郵政正在精簡壓縮后勤機構和人員編制,取消二級通信單位的實業公司;同時清理、關閉、停業、購并或轉移多種經營企業。

          外資巨頭靜待政策放開據記者了解到,DHL、TNT、FedEx、UPS等跨國快遞公司在中國國際快遞市場份額持續增加。它們都在等待今年12月后物流業放開后進一步大展拳腳。

          UPS相關人士向本報記者表示,2007年UPS將在上海浦東機場設立一個國際航空轉運中心。在此之前,UPS于去年底組建了UPS貨運服務公司,并于今年年初迅速整合了旗下的資本公司、物流集團、貨運服務公司等。

          鐘朋榮是其中一位支持放開郵政專營的經濟學家。鐘朋榮認為,如果這個行業不真正打破壟斷的局面,引進外資和民營企業共同競爭,那么一切改革都是白費力氣。他解釋說,涉及國家安全和敏感信息的官方郵件可以通過一個專門的政府機構進行處理,至于平民的普通郵件和包裹,是完全可以讓以盈利為目的的數家企業來辦。

          “郵政系統如能真正實現公司化經營,就會在追求規模經濟效益下整合目前分散的配送系統、物流系統。我認為有很多郵政的功能是可以整合到書店、報刊亭這些設施里面的,如果一個居民要寄信,為什么一定要跑到郵局塞進一個郵箱?”

          鐘朋榮認為,要真正打破壟斷,需要競爭與監管。外資、民資都應該進來,外資帶來的先進管理體系,對我國郵政發展有推動作用。

          ■專家意見■

          利益博弈影響《郵政法》出臺

          目前郵政的專營業務包括平郵、商務信函等,中國國際貨運代理協會國際快遞工作委員會秘書長劉建新認為,專營業務范圍過大,不利于引入競爭,導致郵政部門的服務效率滯后。

          據介紹,《郵政法》第五稿提到,“規定單件重量在500克以下的信件的寄遞業務由郵政專營”,在一些外資公司提出意見后,第六稿將專營范圍縮小到350克以下,但包括了之前沒有劃分到專營業務中的商務信函,這引起外資企業的不滿。因此,針對專營范圍的爭議一直持續,迫使《郵政法》無法在現階段出臺。

          劉建新表示,國際上專營的范圍日漸縮小,以歐盟為例,從明年起,只有重量小于50克或小于2.5倍標準郵資的國內單件信件才劃歸到專營范圍中,2009年起將取消郵政部門的專營。“只有縮小專營范圍,才能讓消費者有最大的選擇權。”

          更多的爭議來自“普遍服務基金交納”。《郵政法》第六稿規定非郵政企業需要繳納這一基金,同時允許郵政企業繼續實行混業經營。劉建新認為,非郵政快遞企業難以接受。一是非郵政部門已有納稅,再收費屬“雙重收費”;二是非郵政部門只經營快遞和物件遞送,和郵政業務無關;三是,郵政本身已有國家定額的專項補貼。

          由于涉及郵政部門與外資企業多方利益,起草中的《郵政法》成為了各方博弈的棋盤,這對郵政改革進度難免會造成影響。

          連接

          郵政子公司改革速度緩慢

          據了解,郵政物流業務的整合工作實際上在今年3月已開始,當時中郵物流表示,將與中國郵遞速遞公司(EMS)重組為新企業中國郵政速遞物流總公司。不過本報記者從中郵物流方面了解到,新公司到目前為止仍未運作,重組工作進度也難以公開。有知情人士稱,難以平衡各方利益令進展緩慢。

          同時,郵政儲蓄業務的改革也不快,銀監會至今還未公布明細步驟,國務院金融研究所所長夏斌曾指出,確定改革方向花幾年時間都可能不夠。


            匿名發表·
        評論內容:
        (最多300個字符)
          查看評論

         上一篇:市場風云(寶木) 下一篇:7月17日上海郵市最新即時行情 整點行情!

        相關新聞

         

        焦點圖片

        《寧夏回族自治區成立 9月8日磁卡行情報價(

        最新資訊

        ·金價反彈餡餅還是陷阱?理財師:近期具
        ·9月25日集幣視點(本站專稿)
        ·地球上最為奇特的動物 
        ·女人在婚姻中需跨越的幾道坎 
        ·女人在婚姻中需跨越的幾道坎 
        ·夢幻島酒店告訴你什么才叫奢華
        ·明星股民踩中雷曼地雷 李嘉欣虧掉一個
        ·4300年的英國“巨石陣”之謎被破解(圖
        ·秀美迷人靚妹妹
        ·極致美女林娜 [13P] 

        經典美圖

        4300年的英 秀美迷人靚 極致美女林
        美女自拍寫 過癮!你能 孫菲菲最新
        閉月羞花 百年成妖, 售樓小姐

        關于我們 | 免責聲明 | 廣告服務 | 委托買賣 | 意見建議 | 友情鏈接 | 網站導航
        Copyright©2008 JiBI.Net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國集幣在線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