郵資封片受冷落探析 吳貴祥
近年,除了縮量普片外,郵資封片在郵市中的地位每況愈下,大不如前,從各集郵媒體關于郵市行情的報道中,也很難找到“封片”二字,即使偶爾出現,也多被冠之以“死亡板塊”、“明日黃花”等貶義的評價。那么,曾經風光無限,屬郵市中主流熱門板塊的郵資封片,如今何以在郵市中少人問津?是暫受冷落,還是真的沉淪為“死亡板塊”呢?筆者認為,除風光郵資片、賀年(有獎)明信片等由于全套枚數多、價值等客觀原因而一直是郵市中的冷門郵品外,紀念郵資封片、特種郵資片等熱門主流郵品由熱轉冷主要有以下4方面的原因。
一、受郵市大勢低迷的影響。這是最主要的原因,實際上,歷次郵市低迷期都只是少數熱門新郵和量少的短腿郵品表現出一定的活力,只不過以前發行的短腿郵品種數少,全年不過2-3個品種,很難滿足郵市炒作的需要,這樣炒作其它郵票和封片的機會就多些,但也多局限于炒作新發行的幾種郵品,此外不僅是郵資封片,包括JT郵票、編年郵票及其小型張等主流板塊整體同樣熱點難覓,表現不佳。近兩年,特別是自2003年大小版并舉以來,種類繁多的量少小版郵票的發行,必然造成低迷期有限的郵市資金基本只能圍繞小版張轉,局限于小版郵票的炒作。
二、發行和銷售渠道不暢。近年郵資封片與紀特郵票一樣存在銷售渠道不暢的問題,并且是有過之而無不及。紀特郵票雖然基本上不上郵政窗口銷售,最起碼每年都可通過新郵預訂基本滿足集郵者的需求,而郵資封片既不在郵政窗口銷售,又不辦理預訂,直接批量拋向集郵市場,造成郵資封片很少被集郵者收藏而幾乎成為郵商的專利,市場炒作的籌碼。如果說紀特郵票不在郵政窗口出售主要是為了不讓其擠占郵政通信業務的話,對郵政通信業務幾乎無任何沖擊的紀特郵資封片既不預訂又不在郵局出售就十分令人費解了。因為賀年片和部分普資片的價格已低廉到每片只需5分至1角錢,所以除非出于集郵目的,否則在通信中不可能使用紀特郵資封片,而只會選擇賀年卡或普資片。而紀念郵資封又由于每枚售價高達1.20元,比用郵票寄一封平信貴0.30元,高出30%,所以一般用戶勢必也極少在通信中使用紀念郵資信封。所以紀特郵資封片即使敞開銷售,絕大多數將被集郵者出于集郵目的購買、收藏或實寄使用,對郵政通信業務的影響微乎其微。再說,郵資封片的銷售權本來就屬郵政窗口,這又充分說明違規放貨賣大戶的不僅僅是各級集郵公司,也包括一些基層郵局本身。像紀特郵資封片這種不面向廣大集郵者而僅局限于幾大郵市的銷售方式要是發生在其它行業,其主管人員一定會被認為不是神經不正常就是腦子有毛病。因此,改進發行和銷售方式,暢通銷售渠道,是提升郵資封片的形象和地位的關鍵。
三、對郵資封片的宣傳不到位,宣傳力度不大。雖然對郵票和郵資封片等郵資票品的宣傳總體都不夠理想,但紀特郵票的發行最起碼做到發行前有預報,并印制大量的新郵預報招貼畫廣為宣傳,每年都要開展最佳郵票評選等等,多少能起到一定的宣傳作用。但郵資封片的發行,有時連預報也不及時,普通郵資封片甚至要等到發行后1-2個月才見到預報,以致近兩年出現多次類似“報春花”臆造封在郵政通信中使用長達1個月才被發現。特別是郵資封片既不預訂又不在郵政窗口出售,導致其本身所具有的宣傳功能也大大地被弱化。由于對郵資封片的宣傳不到位,甚至連最基本的宣傳都沒有做到,必然造成郵資封片的影響力下降,因而不能引起更多集郵者和普通用戶的關注與重視。
四、發行政策搖擺不定。在發行政策的制定上缺乏充分的調查研究和科學、合理、系統的安排,隨意性較大。如此,一是導致不同年份和同一年份的不同品種的發行量相差懸殊,以及不切實際地隨意大幅增量。比如去年發行的紀念郵資片最高印量達到600萬套,最低的只有258萬套,相差1倍多,尤其令人費解的是,在2003年以前發行量300萬左右的紀念郵資片不少尚處于打折的情況下,2004年的紀念郵資封片的印量卻不減反增,并且最高達到600萬之巨。二是造成形式上比較混亂,而缺乏連貫性、系統性和穩定性。比如特種郵資片時而分高值組和低值組,時而分普通型和本冊式,有時又只有本冊式或普通型一種類型,去年更是出人意料地發行2套均為單枚平信面值的特種片,此舉自然深受集郵者的普遍歡迎,但發行政策再一次變化無常,郵資封片發行計劃顯示,今年將發行的兩套特種片,已確定其中一套的枚數居然又恢復到8枚。發行政策上的變化無常必然降低集郵者對郵資封片的收藏興趣和熱情,尤其是發行種數的過多過濫、大幅擴容和不切實際地大幅增加印量直接導致郵資封片打折及問津者寥寥。
不過,筆者認為,盡管郵資封片目前是郵市中的弱勢板塊,但并非到了將被長期打入冷宮的程度,其強勢主流地位依然未變,因為郵資封片的發行量與紀特郵票相比整體還是偏冷,紀念郵資封片多控制在150萬一300萬的印量,僅及同時期紀特郵票發行量的13%-27%左右。其次,郵資封片雖然發行和銷售渠道不暢,但對具有一定郵識的鐵桿郵迷而言,無疑依舊是其孜孜以求的目標,確保了郵資封片長期具有較好的群眾基礎和市場需求。再次,紀念郵資封片和特種郵資片的價格普遍十分低廉,一些發行量僅300萬左右的紀念郵資片,目前價格還不到1元,價低的只有0.70元。因此,郵資封片依然是市場的主流板塊,具有廣闊的增值空間
《集郵博覽》2005年7期
[align=right][color=#000066][此貼子已經被殷敏于2005-7-3 12:33:38編輯過][/color][/alig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