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聞搖號聲 長 弓
6月1日為慶祝六一國際兒童節發行的《安徒生童話》特種郵票,將以普通、不干膠和小本票三種形式面世,圍繞著它的身世,郵市里早已是紛紛揚揚。近日傳出該不干膠小版張只有265萬版的量,國家郵政局在分配銷售時要綜合考慮各省、市、區新郵預訂戶的需要及配合各地“六一”兒童節活動的需要,合理、公平地按一定比例進行調控銷售,于是各地搖號聲又響起。
搖號是中國郵政近年來銷售緊俏郵品的高招,從集郵門市部一直搖到郵協內部,連郵協會員都要碰運氣才能得到會員票。然而有關部門聲稱這是為了體現公平、公正,擺出一副救世主的架子。其實這反映了中國郵政郵票發行政策的缺陷,不但難以體現公正、公平,而且有損郵票“消費者”的權益!難道我們還沒看到,搖號將新郵預訂戶越搖越少,搖號將郵協內部搖得眾叛親離!就《安徒生童話》特種郵票不干膠品種而言,搖號供應新郵預訂戶是郵票發行部門最大的失策!
2004年10月初,新郵預訂前推出的《2005年紀特郵票發行計劃》中,在《安徒生童話》說明欄中標明“發行小本票,售價暫定10元”,而《乙酉年》卻說明“發行小本票,售價8元”,這里已埋下發行不干膠小本的伏筆。2004年10月19日出版的《中國集郵報》總926期一版,刊登了《明年紀特郵票11月1日開始預訂》文,該文以國家郵政局日前透露為開場白,最后說明“從國家郵政局剛剛公布的2005年紀特郵票發行計劃看,明年目前計劃發行的紀特郵票25套,包括79枚郵票、3枚小型張、2枚小全張、2枚小本票,總售價121.10元,均以一種版式發行。”顯然《安徒生童話》小本票包括在預訂范圍之內。2004年10月26日出版的《中國集郵報》總928期頭版,刊登了該報記者《2005年新郵:一切都在規范中》專訪,披露了國家郵政局郵票發行部門有關人士詮釋2005年新郵發行計劃,在該文第三部分印制工藝適當出新中披露:“為了更好地配合《安徒生童話》的發行,使兒童更加喜愛,還將推出《安徒生童話》不干膠小本票。這是繼2004年10月28日為配合國際郵票錢幣博覽會首次推出不干膠郵票后第二次發行不干膠郵票。”然而天有不測風云,2005年3月25日出版的《中國集郵報》總第969期頭版刊登記者專文《2005年新郵計劃有“插曲”》,透露“印制部門在研究該票生產工藝時,發現印制不干膠小本票暫時存在技術困難,而推出一種形式活潑的不干膠小版張將更有利于青少年集郵者收藏。”
按照郵票發行計劃和預訂原則,所有的新郵預訂戶應該得到《安徒生童話》不干膠小本票,但由于印制技術限制,更改新郵發行計劃,變不干膠小本票為形式更為活潑的不干膠小版張,應該也是允許的,但這是供貨方自身原因造成的,也可以視為原計劃不周,沒有充分考慮到印制的困難,這個變更顯然是要供貨方負責的,且不談有無賠償的理由,最起碼郵票發行方不能僅供應預訂戶普通小本票了事,而應該保證每個預訂戶都可以得到不千膠小版張。
然而,如今郵票發行方為了維護自身的利益,又要搖號來解決這個難題,讓本應該得到不干膠小版張的預訂戶再去碰碰運氣。面對搖號有更多的人則認為,這或許又是在炒作,故意制造緊俏氣氛,讓更多的集郵者樂意打開錢袋,讓郵政獲得更多的金魚。不管怎么說,郵票發行部門該徹底反省一下了,如何將新郵預訂戶作為上帝來看待,如何善待新郵預訂戶,這才是郵政發展新郵預訂業務的根本!
[align=right][color=#000066][此貼子已經被殷敏于2005-6-4 10:42:52編輯過][/color][/alig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