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讓違規毀了“假日經濟” 蔡 明
時間過得可真快,總覺著春節剛過,轉眼又是“五一”了,這不,這兩天兒商家準是忙得熱火朝天,因為誰都想抓住“假日經濟”的機會,美美地賺上一筆。雖說郵市不景氣,可老覺著“假日經濟”多少也能對郵市產生點兒刺激作用,畢竟“五一”期間有閑也有錢的朋友多了,大伙兒逛一次郵市,那還不把郵市給整火嘍?可問問幾個老在郵市里“戰斗”的哥們兒,誰知答案都是一個“沒準兒”。可別怪找腦子笨,我是怎么都沒想明白,倒是哥們兒給了我答案:“傻呀?沒看看這幾年‘假日經濟’一次也沒光顧咱郵市嗎?都是違規惹的禍!”
這下才恍然大悟,敢情不是“假日經濟”瞧不起咱郵市,而是有些人的違規之舉硬是把人家“假日經濟”給推出門外了!想想也真有道理,這幾年郵市還真的沒見著像樣的“假日經濟”的影子,因為大伙兒一到假日就緊張,緊張什么?那還不是違規放貨唄!說來人家的心思也真縝密,假期到了,知道大伙兒手里有點閑錢了,可不趕緊向郵市里放貨唄,收回幾個錢也好讓自個兒舒舒服服地過個節。再者說,假日里高層可能也都放假了,也沒閑情去抓、去管什么違規不違規的事兒了,這可是一個大好的機會,幾方面合計下來,此時不放更待何時?結果是手上有貨的人真的能夠開開心心地享受“假日經濟”帶來的實惠和快感了。
可是,人家的“假日經濟”那是一方有所需,一方有所求,落得個大家開心,可咱郵市里的“假日經濟”可不是這么回事兒,那可真是一方有所需,可另一方卻無所求,一方是大把大把地往郵市里放貨,一方是心不甘、情不愿地不得不把手里的血汗錢拿去再填窟窿,錢是真錢,買來的那可是不能當飯吃、不能當衣穿、再扔出去又得賤價的東西,您說誰能樂意?誰又能不害怕?誰還敢指望有“假日經濟”的好果子吃?與其過了假日留個痛苦回憶,倒不如對“假日經濟”毫不指望,“清心寡欲”說不定才會有好心情。可是,話又說回來,如果連“假日經濟”都老跟郵市無緣的話,那么我們又能指望什么呢?
真的有點兒懷念以前的歲月了,那時候,一過節可真是美滋滋的,懷揣著不多的積蓄,到郵市里美美地逛上一逛,從不考慮自己的付出是否值得,也從不擔心自己的付出是否會受到傷害,因為那時沒有違規放貨,或者說雖然有違規放貨但絕沒有到讓人心驚膽戰的地步,而那時的郵商也挺喜歡假期,雖然那時的他們不知道有“假日經濟”這個詞,但他們肯定能知道假期里好賺錢,大家伙兒都樂樂呵呵的,還怕手上沒東西可供應呢!現實與過去真是不能比,郵商還是郵商,集郵者還是集郵者,可因為違規,把大家伙兒的心態全給整壞了,“假日經濟”也就敗在根兒上了。如果違規不除,別說是今年的“五一”,就是往后的“五一”、“十一”、元旦、春節,郵市要想能搭上“假日經濟”的便車,那也是想都甭想的事情。
真的,千萬別讓違規毀了郵市的“假日經濟”,別讓違規打碎了大伙兒僅有的那點念想兒。
大江南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