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集郵報》報道“特快案”
《中國集郵報》4月29日報道
關注“特快專遞不讓貼用郵票”一案
近日,“特快專遞不讓貼用郵票”一案引發媒體的關注。中央電視臺新聞頻道《央視論壇》、中央教育電視臺三臺《法制播報》以及《北京青年報》、《北京晚報》、《京華時報》、《市場報》、《北京娛樂信報》等媒體先后對“特快專遞不讓貼用郵票”一案的原告程某、被告郵政部門、消協專家和相關集郵人士進行了采訪。新華網、人民網、中國消費網等各大網站均進行了跟蹤報道。
各媒體傳達出來的普遍看法是,郵票是郵資預付的憑證,郵資票品應在郵政窗口銷售;郵票不僅應當用于普通信件,還應當在包裹、特快專遞上使用。允許用郵者在寄發特快專遞時貼用郵票不但是郵政法規中未予否定的,同時有利于提高郵票的使用率,使打折票盡快恢復其票面價值。郵政部門作為郵票的發行單位,也有責任保護郵票的郵寄功用。
此前,楊先龍等全國人大代表分別在2004年、2005年的全國人大會議上兩次聯名提出議案,呼吁根除郵資票品長期深幅打折的頑疾。
郵政部門應該讓老百姓受益!
4月6日,中央電視臺新聞頻道的《央視論壇》專欄推出“特快專遞不許貼郵票引發訴訟”節目。主持人張羽和特約評論員陸建華、中國人民大學教授葉林圍繞這個話題談了兩個觀點:1、付現金是郵政內部規定,屬于下位法,而《郵政法》是上位法,照理下位法要服從上位法;一般來說,內部規定是約束內部人的,不會去限制消費者。2、超量發行郵票貶值,又沒事前約定不能用于寄信,自然引起用郵者不服,告狀也就在所難免了。主持人張羽的結束語是:“郵政部門應該讓老百姓得到利益!”
寄信用的郵票不能用了?
中央教育電視臺三臺《法制播報》報道稱,作為郵票的發行單位,郵局都不保護郵票的本來功用了,還有誰會保護呢?這兩年國家郵政局已經注意到了郵票發行過剩的情況而主動銷毀郵票,但銷毀不是解決郵票過剩的根本辦法,恢復郵票的使用功能才是良藥。如果郵票不能使用,即使銷毀得再多,即使減少發行量,那也無濟于事。
郵票發行兩千萬只能被收藏?
據《新聞晨報》報道,只要是中國郵政公開發行的郵票,都要允許在郵政渠道暢通無阻地使用,不方便使用的大額郵票,應予兌換找零。
郵商希望打破特快專遞禁貼郵票
據《北京青年報》報道,用戶程某起訴特快專遞不準貼郵票一案開庭。這起貌似簡單的合同糾紛案,折射出個體郵商們希望通過此案打破特快專遞禁貼郵票從而影響郵票交易的幕后含義。
打官司欲救貶值郵票
據《京華時報》報道,面值5.4元的“高鼻羚羊”郵票市場價格最低時不到2元錢,現在也只賣3元。郵票貶值成為集郵者心中之痛。4月4日上午,市民程某與郵局在北京西城法院對簿公堂。50多名集郵者趕到法院,他們關心此案的理由很簡單,一旦此案勝訴,郵票成功地進入通信市場,大伙手里的貶值郵票可能一躍成為“硬通貨”。
特快專遞為何不能貼郵票
據人民網報道,有業內人士告訴記者,郵票屢次被拒絕使用有其深層次的原因。郵市熱時,郵政部門超量發行郵票,個別郵票公司違規向市場傾銷郵票,導致郵票的發行總量遠遠超過市場購買力,郵票市場出現了嚴重的打折現象。如果郵局允許特快專遞使用郵票,那么22元的郵寄費用,可能只需要花10元,甚至更少的錢購買郵票就可以了。這樣一來,郵政部門的損失是巨大的。
恢復郵票使用功能
據《市場報》報道,現在較常用且郵資高昂的特快專遞也是一種信件形式,應該也可以用郵票,這就能更有效地提高郵票的使用率,使其恢復票面價值。從短期看,這也許會影響郵政的一部分利潤,但是從長遠看,這才能推動市場的持續健康發展。
郵政要賺雙份錢?
據《中國商報·收藏拍賣導報》報道,北京市郵政管理局統計,2002年北京市共有737所郵政支局,就算以每家郵政支局每天投寄100封特快專遞計算,一天的投寄量就是73700封。如果以平均每封郵費22元計算,就是160萬元左右,一年就是近6億元。怎樣賺足這筆錢?郵票發行方將郵票人為地分為了集郵郵票和寄信郵票,前者主要用于集郵收藏,盡量減少貼信使用,消耗得越少越好,這樣就可賺雙份的錢。
拒收郵票 郵局最受害
據《北京娛樂信報》報道,郵寄特快專遞拒收郵票原來事出有因。據了解,1991年以來發行的幾百套郵票,有95%以上都在郵市打折銷售,一般的郵票都在五折以下。郵寄特快專遞若按面值使用郵票,郵局豈能情愿?但是郵票只有在不斷消耗中才能體現其價值。拒絕使用郵票,會促使郵票繼續打折,這會給郵政部門帶來更大的損失。不知郵局想到了沒有。
《北京晚報》報道的標題為《特快專遞拒收郵票 郵電局今上法庭》。
中財網報道中則提出這樣的話題:郵票是否通用左右郵市沉浮。
背景鏈接
事件回放:
因寄特快專遞不讓使用郵票,北京消費者程某將北京市西城區郵電局西外大街支局告上法庭,要求郵局接受郵票,返還23元現金。2005年4月4日上午,北京市西城區人民法院開庭審理了此案,原被告雙方就寄特快專遞是否可以用郵票的法律依據問題展開辯論。據悉,這是北京首例消費者因特快專遞不讓貼郵票狀告郵政部門并被受理的案件。
而早在2004年9月,四川成都消費者蔣榮富和山東棗莊消費者陳君,也分別為此將國家郵政局、四川省郵政局和山東省棗莊市市中區郵政局推上被告席,要求糾正違反法律規定的錯誤做法,允許郵票支付特快專遞資費,但都沒有下文。
相關法規:
我國《郵政法》規定:“各類郵件資費的交付,以郵資憑證或者證明郵資已付的戳記表示。”
郵電部發布的《關于郵資憑證發行問題的若干規定》中規定:“郵資憑證是郵電部依法發行的用于郵政通信作為郵件納費標志的有價證券!班]資憑證包括郵票(含紀念郵票、特種郵票、普通郵票、專用郵票、小型張和小本票)、郵資信封、郵資明信片、郵資郵簡。”
2001年由國家郵政局發布的《國內郵件處理規則》,規則中關于“郵資憑證和郵政業務資費”第24條中規定,國內特快專遞郵件資費采用支付現金和總付郵資兩種形式,郵件上加蓋帶有“EMS”字樣的特快專遞郵件收寄日戳,以示繳納郵費。這個規則沒有明確說不能用郵票。本報記者 小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