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6262166
我只想告訴大家在郵品版塊里以03為代表的創新小版不斷的吸引著市場的眼球,而作為封片領域的小本片也可擔當重任作為啟動封片版塊的導火索。
(1)從發行時間上看,小本片發行于1998年的長江三峽至今已有7個年頭了,而小版發行于2000年的春節小版至今已有5年。
(2)從數量上看待,小本片系列只有10本而已,而小版品種大家數就行了。
(3)從包裝上看,小本片200本為一整箱包裝,小版也是200版為整包包裝,只是小本片有點沉而已,但不能漠視其在封片版塊中的地位。
(4)從發行量上看,小本片最大發行量只有79萬,最少只有25萬,但作為最大發行量的長江三峽小本已有7年消耗不見得比最后25萬的二十四節氣市場流通量多,而小版系列不僅數量多發行量也多,最大的優勢是比較好攜帶罷了。
(5)從規格上看,現在有一種觀點說小版系列具有收藏價值缺少消耗是因為現在的小版是十幾年前的四方連而已,但小本片每本都有十張八張以上與郵票思維可以稱得上是版票與四方連。
(6)從題材上看,小版有很多值得收藏的題材,比如領袖毛主席,而小本片有曾經作為歷史見證的長江三峽(未改造前的樣子),有人見人愛的二十四節氣等世界文化遺產。
(7)從歷史上看,前有小本票為見證,而作為創新系列的小本片是否能成為繼小本票以后的又一黑馬領域呢。
(8)從消耗看,小本片10本收集成本也就百十元左右,而小版拿03比較就得花費700多元,以成本收集人氣來看小本片占有優勢。偶近幾年每年光賣出的散小本10本成套的就100多套,外加散的就大約2000多本,想想每年消耗十箱的量,全國這么多郵商,一年光收藏消耗就有多少呢。而現在扭轉封片的唯一問題就是變重量成交為數量成交,如果我們將JPJF都以整百為交易主流思維那近幾年封片版塊還會表現這么差嗎?好多收藏朋友問我說封片版塊不能與郵票一樣,主要是因為太重了,如果積沙成丘的小交易為主流交易那早以得到許多人的認同了,如果我們團結一致將小本片的交易思維變十本交易為一單位的話,那整個封片的春天就會到來的,要改變封片的現狀首先要改變我們的是思維的改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