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大江南收藏 作者:長弓
近日,CETV中央教育三臺推出“法制播報”節目,以“郵票過期了”為題進行特快專遞官司跟蹤報道,也為集郵者維權吶喊。筆者反復看了多遍,覺得這臺節目層層深入,闡述了特快專遞拒貼郵票的原因,反映了集郵者對郵票打折的憤慨。
節目主要通過三個層次來解答“郵票過期了”的疑問:首先讓程建國講述了寄特快專遞郵局拒貼郵票,憤而狀告郵局的情況,程先生說:“中國郵政發行的郵票,連郵局都不認,不就成了花花紙了嗎?我15歲開始集郵,也算是種投資吧。郵票大量貶值,令它的使用功能都受到限制,有什么辦法呢?只能回家,閑來無事,翻開集郵冊看看。”
其次播出了隱蔽拍攝的鏡頭,北京西城區郵政局西外大街支局工作人員的答詢。畫外音響起:“郵局的同志說,信函包裹等普通郵政可以貼郵票,但特快專遞不屬于普通郵政,《國內郵件處理規則》要求支付現金和總付郵資兩種形式。”為此記者采訪了正在寄信的王先生,他也是一位集郵愛好者,他道出了喜歡貼用郵票的原因,那就是郵票便宜,50元的面值20元就可買。
其三記者到郵市轉了一圈,發現貶值的郵票比比皆是。他們采訪了郵商和集郵者,特別是一位平頂山的集郵愛好者,他說自己18歲開始集郵,對1992年以后的郵票表示氣憤,他大約買了五六萬元的郵票,現在價值只剩2萬左右。畫外音又響起:“不光投資不成,連郵局都禁止使用郵票結算郵政業務,這無疑又阻礙了郵票的合法流通,這對程先生等集郵者來說都是雙重的打擊。”
最后是主持人趣味十足的結束語:“都說因愛生恨,程先生因為愛郵票才為郵票鳴不平。人都有一好,如果這點愛好再被否定了,他肯定急。比如養貓養狗的,你要說他的貓和狗種不純,他必然與你理論半天。可是貓和狗就算種不純,還是貓狗啊。郵票要是影響了使用價值,就只剩下收藏價值,郵票還是郵票嗎?不就和別人收藏的煙花洋畫差不多了嗎?”
“央視論壇”之后,中央教育三臺“法制播報”又關注這場特快專遞官司,可見如今權威媒介關注普通百姓愛恨的程度,也從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媒介通過“三個代表”思想的學習,為民維權的意識大大增強!確實,現今集郵者最為關注的是郵票打折問題,十余年的郵票打折,損害了數以千萬計的集郵者利益,他們在千呼萬喚之后,不見絲毫改觀,只能用郵票的使用價值為突破口,企盼喚起郵政消滅打折票的決心!
這場特快專遞貼郵票官司,已經遠遠超出了官司本身,他必將對改變郵票發行政策;郵票廣泛用于郵政業務;郵政善待集郵者,維護集郵者權益;集郵者如何正視自己的權益,如何維護自己的權益等等,產生深遠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