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大江南收藏 作者:俞敏
近日,部分媒體披露了中國集郵總公司新出臺的郵品價格《調價表》,聯系以往總公司幾次出臺《調價表》的情況來看,此次調價所引起的市場反響還是比較有限的,甚至出現了部分投資者對此嗤之以鼻的情況,認為《調價表》的出臺完全沒有實際意義。那么,我們究竟該怎樣看待新《調價表》呢?竊以為,對于新《調價表》,廣大投資者應該關注的不是價格而是其中的潛臺詞。
一、價格脫離實際,難以反映市場狀況
從本次《調價表》所展示的郵品價格特別是近年來比較熱門的小版張板塊的價格來看,與目前市場的實際狀況相去較遠,價格普遍偏高,難以反映真實的市場狀況。不過,從以往幾次《調價表》的情況來看,也多少存在同樣的問題,所擷取的郵品價格往往是市場高點價格,在現實運作中缺少可行性。之所以出現這種情況,可能是出于幾個方面的原因:一是《調價表》的編制時間與下發時間之間有一定的間隔,此間發生的市場變化無法及時更新;二是總公司編制《調價表》的重要原因之一是對內部進行一定的協調與規范,而并不完全是對市場進行指導;三是為了對市場產生一定的影響力,總公司有意識地對《調價表》進行了調整。但不管真實原因究竟是怎樣的,如果投資者真的拿《調價表》作為市場交易的標準,那么恐怕是很難行得通的,因此,《調價表》在市場實際運行中所能起到的現實指導和支撐作用越來越微弱就不難理解了。
二、關注調價行動,體會郵政扶持態度
多年前,《調價表》的出現往往會成為行情啟動的一個重要導火索,雖然《調價表》中所標注的郵品價格在很多時候遠高于市場實際成交價格,但是作為權威機構編制的《調價表》,在投資者心目中往往被視作是一個信號,表明了管理層對郵品價值與價格的認同和對前景的肯定,從某種角度來看,這也是管理層對市場扶持態度的一種反映,所以基本上都被投資者認為是一大利好因素。雖然現在的《調價表》已越來越難以得到投資者的認同,市場持續低迷的狀況也讓大家對《調價表》的興趣越來越小,但是從郵政的角度來說,出臺新《調價表》多少也是體現對郵市的一種扶持態度,尤其是在目前政策面變化不大,市場缺乏足夠的政策面支持的情況下,《調價表》的出現多少也可視作為一次有益的嘗試。不過,與一些更具實際意義的政策調整來說,《調價表》的現實作用畢竟是有限的,它只能在一定程度上表明一種態度,但對市場的現實影響與刺激作用可能是微乎其微的,《調價表》也不可能從根本上替代現實的利好政策,在體會到郵政扶持態度的同時,對《調價表》的現實作用我們還是應該冷靜看待的。
三、觀察價格格局,努力把握投資趨向
雖然《調價表》所標注的價格本身對現在的市場而言沒有什么參考價值,但是,從《調價表》中各板塊郵品的價格我們還是多少可以一窺目前市場的價格格局,觀察到一些有用的信息,還可以為廣大投資者把握投資趨向提供一定的參考,比如,在《調價表》中小版張板塊的價格調整中,我們可以發現,《猴年》生肖小版張的價格要高于《猴年》贈送版小版張,作為兩款發行量并不明確的小版張,這一《調價表》上所呈現的價格差異其實多少為我們提供了一個信息,那就是《猴年》生肖小版張的發行量肯定要小于《猴年》贈送版小版張,今后在實踐中投資者就可以有力地把握這一特點,而總公司在出臺《調價表》的同時,也有意無意地在向投資者傳達著一些有用的信息,此類情況在這個新的《調價表》中還是可以找到一些的,這恐怕就是《調價表》最大的意義所在,這為投資者把握投資趨向提供了一定的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