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國投資資訊網 作者:楊昊謙
昨天在好旺角跟位算是郵商的朋友聊天。猶記得03年最低迷的時候,他斥資30萬,以2.8元買入<青藏鐵路>、3.2元入<武當山>等超值貨。及至04年,他以6元多沽出,所得的利潤真可想而知。朋友是初涉郵市,而他亦恃有30年的投資經驗,股票、地產、黃金、外匯無一不通,無一不曉,獲利數十萬元亦似是意料之中。至8月左右,他把所賺得的去投資高面值的小型張,如步輦圖、百合花、君子蘭等,除此以外,更有澳門鄧小平小版和小型張,(大概是10元和6元進的,而現在香港收購價約5折左右。)結果,所賺的均「落花流水春去也」,因為一方面恐懼,另一方面又想找新的投資機遇,于是上等的小型張、郵票均蝕讓了。
市就是如此的無情,2004的特大利好,倘若是出現于97,其泡沫相信會升至月球;若是出現于99年,郵市亦能起死回生。可是2004年,郵市已是病入膏肓,而郵市的根本問題是一方面炒新,對市場的資金形成無比的壓力。君不見2004年的<經濟開發區>最高升至40元,現在只是8元;<孔雀>郵票出世便32元,及后又因破版問題,升至40多元,更有人說曾高見60多元。可是現今的孔雀成了殘花敗柳,比面值的12.8還要低,變成了打折票,是真真正正的破版了。傷心慘目,有如是耶!80分花票的價格本是相當穩定,可是由于投資品變成消耗品的關系,打折票亦不得不下一臺階。郵市之可怕,相信畢菲特、索羅斯亦裹足不前,也許我們敢參與郵市,眼光是否與他們一樣,當然不能妄下判斷,可是大家的膽識,一定比他們高得多啊!
至于郵市的另一問題,就是大家所說的資金問題,一個只升不跌的投資,人們自會傾家蕩產而買入;可是一個只蝕不賺的市場,還會有多少人肯進來呢﹖其實郵市今天仍在,仍有我們此等傻子,真算是一個奇跡了。不過,倘郵票一日未能返璞歸真,重回郵政用途,又會有多少資金可解套,又有多少資金可進入呢﹖程先生、鐘先生的努力,人大代表楊先生的付出,是值得中國人的尊重的。坦白說,中國郵票在中國境內不能用,是可恥的,是可恨的。日本侵害中國主權,我們抗議,我們可以同仇敵愾,我們為自己而驕傲。可是國內竟不承認自己的有價證券,等于不承認自己的貨幣,外國人等待人民幣升值,對人民幣奉若神明。可是老外見到我們的郵票與垃圾無異,政府也嗤之以鼻,他們又有何感受呢﹖
猶記得從前跟大家分享過,在民國成立之初,軍閥割據之時,中國銀行發行的紙幣兌銀元是打折的,一張十元紙幣,只可兌5個袁大頭。昔日中國遭列強所欺,政府無法上軌,仍有可諒之處。可是今天中國已成強國,泱泱大國,郵票竟落得如此下場,正是13億同胞蒙羞呀!
不炒新,回面值,才是郵市長足發展的基石。作為一個郵票投資者,除了取得應有的利潤外,更要為集郵事業努力,國家的面子爭回光輝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