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信息早報 作者:張健初
4月上旬郵市一個可喜的變化,就是不可一世的2005“乙酉雞”,終于放下高傲尊貴的架子,與2004“甲申猴”并肩而坐,進行了平等的友好的交流。而市場的走勢,也由于兩者的平等交流,進一步由投機型的浮躁,向投資型的理性回歸。
從前期市場走勢圖看,“乙酉雞”與“甲申猴”走的是兩條互不相干的道。以傳統大版為例:春節之后,新嫁娘“乙酉雞”從47元左右發動沖擊,以三級跳的方式,連續突破50元、60元和70元大關,最高時達到84元,較之啟動之初,漲幅高達78%以上。而這種快速變臉的過程,短不過十來天的工夫。同一時期,“甲申猴”大版,只是從45元上行至56元,并且完全是被動的跟風行為。兩款大版之間的價差,也從行情初期的4.25%,拉大到高峰時的33.33%。同是三輪生肖,“甲申猴”卻成了小媽媽養的,萎萎縮縮抬不起頭來。
但從本質上分析,無論哪個方面,“乙酉雞”與“甲申猴”都不具備競爭性。作為三輪生肖,“乙酉雞”只是后續品種。相比之下,“甲申猴”位居三輪生肖之首,具有不可取代的龍頭效應;“甲申猴”小版發行量180萬,比“乙酉雞”低10%,“量”上面又占有明顯優勢;2004春季,“甲申猴”一度越過150元,具有更大的上升空間;經過長達一年時間打磨,“甲申猴”的沉淀性已進入最佳狀態,有更為強大的收藏基礎。形象比喻,二者雖同有一身彩色羽毛,但一為鳳凰,一為錦雞,絕對不可同日而語。
但必須承認,目前面對的2005年市場,無論從哪個方面,都不是炒作者的天堂。深入分析,行情不溫不火始終處在僵持狀態,歸根結底是集郵大眾的信心問題。盡管“乙酉雞”風風火火在市場上下折騰,集郵者始終持懷疑態度。沒有他們的加入,市場就如無魚之水,再清再亮,也無法生動鮮活。如此這般,盛氣凌人的“乙酉雞”大版,也只能在80元高位的上方,一步步的跌落下來。
而在“乙酉雞”大版一路走低的同時,“甲申猴”大版卻毅然相反,走出了一撥小幅揚升的行情。4月上旬的K線圖,它最低時只有34元,之后強行走高,目前已經行至43元附近,且有一定的人氣支撐。而此時,“乙酉雞”大版則明顯有一種暮氣,波動幅度也逐步縮小,盡管近兩天也有所上翹,但最終定位也只在44元附近。與“甲申猴”之間的距離,已經縮小到2元之內,價差不足3%。與高峰時的33.33%相比,正好縮水了10倍,真是此一時彼一時。
由投機型的浮躁,向投資型的理性回歸,這是一個成熟市場的標志。其實郵票市場的本質,是為集郵者拾遺補缺。近些年投機色彩過重,喧賓奪主,已經將真正的集郵者遠擠出市場之外,他們的遠去,導致基礎不穩,自然會為市場帶來種種危機。這種狀況不改變,所有善良的美好的改變市場環境的設想,最后都只能是竹籃打水一場空。在這方面,我們的教訓還少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