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確看待郵政違規——違規才使郵市將起超級特大行情(劉鴻龍)
正確看待郵政違規——違規才使郵市將起超級特大行情(劉鴻龍)
郵政違規造成郵市一跌再跌,其違規怎能使郵市起超級特大行情?這話講出來就令人聽了不舒服,更難以令人信服!
然而,聽了不舒服和難以信服“郵政違規才可能使郵市將超級特大行情”的人,只是從事物的一個角度看問題,且他們一定是郵政違規的受害者。例如,一位投資者于1997年3月在郵市中以面值的2.5倍的價格購買了1包面值0.08元的普票版票,于02年的3-4月在郵中以3.8折的價格拋給正在郵市中進貨的某高校出售郵票的店老板。店老板再以7.5折的價格賣給學生寄信。這一賣與一買的不同人的心情,是完全不一樣的,賣者對郵政“咬牙切齒,恨之入骨”,買者樂得兮兮,巴不得郵政違規的再利害些,郵票的價格再低些,其賣起來銷量可以更大,銷的速度可以更快。這就是不同的人處在不同的角度看問題時,感受不同,觀點與看法特截然不同的原因。
那么為什么說郵政違規將使郵市起超級特大行情呢?除了筆者不久前寫的《郵市全面上漲的條件已經成熟》一文所述的理由外,還有:
1,郵政違規為郵市起超級行情提供了“便宜,絕對劃算的貨”
無數從不沾郵票的邊,甚至只知道寄信的普通郵票,從未看過或者聽過紀特郵票,更不知道郵票也象股票一樣可以炒,會升值的人,他們也來買郵票,并且大包大包地買,把親戚朋友也拉來買。
要這種人來買郵票的前提是,郵票非常之便宜,且是多年以前的有使用價值的貨真價實的老郵票,買者覺得買了其絕對劃的來。
要讓這種人能買到這么便宜的郵票,只有一種情況下才會有,即:郵政違規操作、違規放貨,投資者、集郵者等絕望,把郵票大幅打折地拋到郵市。
2,郵政違規為郵市起超級行情提供了“大量,絕對有劃的貨”
上述從不沾郵票邊的人買了郵票,郵票略有上漲后嘗到了甜頭,產生的賺錢效應,引來更多的這類人買郵票,才能引起超級大行情。而要更多的人來買,就必須有“大量的,足夠的,絕對劃算”的貨,在郵市上等待他們。
這也只有郵政違規操作違規放貨,投資者、集郵者等絕望時郵市上才會出現現在這種情景:1992年至年今12年來發行的郵票都在深幅打折地待賣。這無疑要求,郵政必須停止發行打折郵票——新郵(新郵幾乎都打折),否則的話,有價值的打折郵票越多,越適合更多的從不沾郵票邊的人參于,郵市將來的行情就更大。
3,經濟規律要嚴厲懲罰郵政
經濟規律是客觀規律,它和其它規律一樣是客觀存在的,是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當人們的行為符合它時,它將促進事物的發展,當人們的行為違反了它時,它將阻礙事物的發展,并懲罰違反者。
郵政違規操作、違規放貨,經濟規律便對其進行嚴厲懲罰,一方面,郵票大幅打折,迫使郵票回流郵政通信領域,并且新郵票訂不出去。遭到懲罰的郵政,被迫出各種利好政策,甚至公開向社會承諾,如《光明日報》2001年4月27日刊登出的中國郵政八項服務承諾,就有“當年基本消滅打折郵票”!然而郵票并沒有因郵政消滅打折郵票的政策而不打折,相反郵票打折的品種、數量越來越多,幅度越來越大。這就是經濟規律已經強制性地對郵政的違規行為進行的一種懲罰。另一方面,品種數量非常多的大幅打折的郵票,為郵市爆發超級特大行情提供了物質基礎。眾所周知,郵票大面積長時期大幅打折,是一種爆跌現象,爆跌必然引起爆漲。這是經濟規律對郵政的另一種懲罰,也是經濟規律調節郵市的必然結果。
郵政必須明白:違反經濟規律的違規操作與放貨,必將受到經濟規律的懲罰,如果郵政異想天開地覺得自己會免于懲罰,甚至又在遭到懲罰時,再度采用違規操作的方法(如又規定紀特郵票不能寄信)以抵御懲罰,是極其愚蠢的,他們不光逃不了懲罰,而且還會使郵票打折的時間更長,郵票將來爆漲的更厲害——受到更嚴厲的懲罰!
1996年-1997年的股市特大行情是眾多原來不沾股市邊的人參與后爆發的,1997年郵市特大行情則是眾多原來不沾郵票邊的人參與后爆發的。當時所謂全民炒郵的說法,時至今日我們還記憶尤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