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雞大版“暴漲”引發新思考 秋山無盡
2005年是雞年,從年初到目前,無論是市場實戰,或者是網絡呼喚,再或者是各大媒體對雞年市場走勢都給予了強烈的關注。那么,“錦雞一唱郵市白”,“錦雞引頸郵市興”等等,對2005年都抱著希望,抱著寄托,說明人們對郵市的關注程度之深和對市場走向關切的殷切希望是何等的強烈。
新春過后,眾多的郵市參與者都懷著不同的心態,有膽大者提前介入,有猶豫者陸續介入,還有膽小者一直在觀望,直到再次錯過了新春的第一波行情。從此次行情的展開,我們不難看出,關注郵市的大資金還是把眼光投向了雞大版、雞小版、贈送雞上,還是把賭注押在雞年諸郵品上,再次對錦雞大版進行極其豐富的聯想,對炒作此品種找出各種不同的理由,說白了無論再多的理由都是吸引散戶入內,以此把雞大版炒高、炒瘋,那么之后的情況大家應該不言自明。拉高的目的只是為了賺取更多、更大的利潤,只是為了出貨而已吧。
也許,2004年的參與者不會忘記,這么短的時間該不會忘記的如此之快吧,該不會沒有一點記性吧,該不會忘記去年切齒之痛吧。因為在2004年,猴大版的炒作者的理由更充分,說什么猴情結,說什么中國13億人口有一個億的生肖為金猴;說什么80年的金猴就是凝聚人心的能動力。80年金猴在短短17年的過程中竟創造了近3萬倍的利潤,多么誘惑的理由。炒作者就是以此80年金猴推出2004年的猴大版無疑戶再次創造郵市新的投資神話。那么,最后的市場是什么樣的啊,不過就是炒作者的一相情愿罷了。猴大版從年初發力竟一直成為市場的領頭羊,成為2004年郵市的風向標,使眾多的投資者、散戶,莊家和眾多的集郵愛好者都以猴大版使膽,可是就是這個充滿眾多理由的領頭羊從年初的30多元一直暴漲到138元的價位,讓參與者直呼看不懂。可是138元的價位很快就處于高處不勝寒的境地,成為曲高和寡的孤獨者,很快下降到80元,人們推測猴大版很快要收復實地,重回到138元的價位,甚至是更高的價位。可憐,猴大版沒有以人們的推測去收復失地,也沒有再創新高,而是繼續震蕩下跌,到60元、50元,直到跌破40元的價位,因此人們的心里承受程度被徹底擊破,使眾多的套牢者成為猴大版追隨者的犧牲品。
進入2005年,雞大版再次被推向前臺,再次上演了2004年猴大版同樣的炒作歷程,上演了炒作者對雞大版新的炒作理由。把雞大版從40元的價位拉高到82元的價位,如此相同的炒作方式讓我們感到市場的悲哀,讓我們感到市場為什么這樣無休止地重復著相同無奈而尷尬的局面。從今年炒作雞大版我們可以看出,目前的市場還是存在著浮躁、心虛、短視,我們的市場還是缺少信心。
同時,我們通過對市場參與者的心態分析,現在的市場太理智,其實是現在參與者的心態太理智,所以才出現了更多的理智參與者。這些理智的參與者沒有為雞大版的炒作進行推波助瀾,眾多的市場人士還是進行了有效的回避,因為2004年的猴大版上漲回落的情景是多少參與者記憶猶新啊。是害怕了,害怕再次被套,害怕再次受到新郵給自己帶來新的傷害,所以此次雞大版的走勢不盡人意,所謂的領頭羊讓人們感到有些牽強。筆者認為,如果要市場走牛,就不要回避目前參與者的流失,就不要回避市場的參與者的急功近利,就不要回避炒新給大家帶來的負面影響。
盡管雞大版上漲幅度也很可觀,但是真正參與雞大版的投資者畢竟是少數,此次雞大版的爆發性上漲,是缺少理智的表現,筆者感到如此的運作有點野味,好像和我們今后一段時期追求的和諧一詞相悖的。也許人們會問,為什么這樣說,雞大版突然從40元發力上漲到80元上方,其利潤多么可觀啊。那么,從筆者觀察和了解后得知,如此拉升的雞大版缺少必要的后續資金跟進,使眾多想參與雞大版的散戶投資者停止進入的腳步。同時,人們理智地認識到,目前的市場還不能馬上產生大行情,因為參與者畢竟是少的,集郵大軍現在還只是零星的游擊隊。從以上分析我們可以得出這樣的結論,就是雞大版目前的炒作不是很成功的,是理智的參與者對炒新者的一種變相的反擊。我們在分析這個過程,也不排除雞大版帶動的人氣,但是炒作者卻忘記一個根本的道理,目前不能過激,更不能急于求成的。那樣只能是適得其反。
大江南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