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雞”“猴”價格倒掛追高注意風險 湯成光
剛剛進入3月初,“雞”大、小版就雙雙跳空高開。3日,“雞”大版在北京市場上的成交價最高上摸到80元,上海市場上的喊價也達到了80元(4日有所回調);雞小版成交價為38.8元。特別是“雞”大版,由春節后的45元左右的價格啟動,到2月26日達到48元至50元,到2月28日又從51元上漲到了54元左右,收盤回落到53.5元;雞小版也有一定幅度的上漲,2月28日漲到32元至34元左右;贈送雞版26日也漲到22元至23元附近,2月28日大約在23元至24元之間。三種“雞”票成了這幾天郵市里的明星。但是,與此形成鮮明對照的是,2005年發行的其他幾款新郵,如:設計精美的套票小版張的《臺灣古跡》只是少有上漲;《西氣東輸》新郵小版仍然在打折;多版式的《楊家埠木版年畫》小版票和小全張上市就遭遇冷落。除了“乙酉”雞在郵市里“一花獨放”外,整個郵市依然沒有什么大的起色。
讓我們再回過頭來,看看2月底、3月初的整個市場成交量的情況。2004年的次新票整體表現也很一般。只有少數幾個品種稍有上溢,如:《中國名亭》小版的價格,3月1日為25元左右;《隸書》小版的價格,3月1日為20元附近,次新小版《雞血石印》的價格,3月1日為27元左右;《清明上河圖》小版沒有什么大的表現,3月1日維持在15.5元一線;《國旗國徽》小版的走勢好一點,3月1日的價格在31元附近;《華南虎》小版的走勢相對較強,3月1日的價格為21元左右。其他眾多的次新品種均出現滯漲態勢,就連《甲申年》“猴”票也一直“趴”在那里,沒有動靜。
針對市場出現這種情況,筆者認為,目前的“雞”版單獨上漲不是好現象,不僅難以帶動市場出現大的行情,而且還將給下一步的市場行情發展帶來很大的隱患。我們將“猴”票和“雞”票兩者進行比較,就可以發現:“雞”、“猴”已經形成了價格“倒掛”現象,這是非常危險的、沒有理性的。從設計上來比較,第三輪生肖票的開門票、2004年曾經主宰郵市的《甲申年》猴票系列,遠遠比今年的《乙酉年》雞票系列要優秀得多;再從發行量上來分析,“猴”票與“雞”票大版的發行量都是5200萬枚,而小版(版式二)“猴”比“雞”要少20萬版(“雞”為200萬版,“猴”只有180萬版),小本票“猴”也要比“雞”少50萬本(“雞”為550萬本,“猴”只有500萬本)。因此,“雞”票的市場價格無論從哪一方面來說,也不應該超過“猴”票的市場價格!可是,偏偏《甲申年》猴票卻一直“趴”在50元左右的價位上不動,而《乙酉年》雞票系列卻被“炒家”們失去理性的一路狂炒到80元的價位,這是非常不正常的現象。不能不使我們回想起在2004年市場新郵炒作中,“猴”大版也曾經一路風光地高攀到140元,然后又回跌到45元價位的慘痛教訓。今天,“雞”大版又在各路炒家們瘋狂地炒作之下,演繹著去年的故事。因此,筆者提醒炒作參與者,“前事不忘,后事之師”,面對追高“雞”票存在的巨大風險,應該時刻保持高度警惕,千萬不要替別人抬轎子而使自己陷人“套牢”的困境。
大江南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