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ssrb.com.cn/img/2008-06/30/g02c1004-1.jpg)
![](http://www.ssrb.com.cn/img/2008-06/30/g02c1004-2.jpg)
■收藏快報 廣東鐘成華
1970年1月16 日,赤道幾內亞共和國總統發布在一號官方簡報稱:《裸體瑪哈》金、銀幣于1970年2月1日限量發行,屬本國法定貨幣。一個國家如此隆重推出、鄭重其事地發行紀念幣,這在各國鑄幣史上是絕無僅有的,由此可見該國上下對此畫作者的尊崇和愛戴。
金、銀幣正面上方是西班牙文“MAJA DESNUDA”,譯成中文是“裸體瑪哈” “瑪哈”,是西班牙語“姑娘”的意思,又是當時西班牙社交場上對名媛淑女的通稱 ,下方西班牙文“GOYA”,譯成中文是“戈雅”(西班牙著名畫家),幣中是一位“裸體瑪哈”,她斜倚在床上,頭枕在交叉的雙掌上,充分顯示出人體的豐滿肥碩,脂潤肌滿,風韻張揚的俊俏審美觀,淋漓酣暢地表現出人物的自然、青春的魅力。幣背面上方是西班牙文“REP.DE GUINEA ECUATORI AL”,譯成中文是“赤道幾內亞共和國”,下方西班牙文“PESETAS GUINEANAS”譯成中文是“幾內亞比塞塔”(注:赤道幾內亞貨幣單位),幣中是赤道幾內亞共和國國徽和幾內亞比塞塔面額:金幣為250,銀幣為100。
弗朗西斯哥·戈雅1746年出生于西班牙東北部薩拉戈薩附近的小村莊,家境貧寒,沒有受過十分正規的教育。1769年戈雅隨一隊斗牛士去意大利參加了帕爾瑪美術學院的繪畫競賽,得了二等獎,后被西班牙國王聘為宮廷畫師。西班牙當時是一個宗教法規極其嚴厲的國家,嚴禁描繪人體裸像,但戈雅他敢于畫出匿名《裸體瑪哈》,顯然是對宗教法規的諷刺和挑戰,這“叛逆”行為自然受到社會輿論的強烈譴責,并被要求在《裸體瑪哈》原畫上作出修改,但戈雅拒絕在原畫上作任何改動,而是另外繪制了一幅表情、姿態一模一樣的《著衣瑪哈》。《裸體瑪哈》與《著衣瑪哈》如同一氣呵成,開畫壇史上先河。
1824年他辭去宮廷畫師職務,1828年4月15日在法國波爾多去世,享年八十二歲。遺體于1900年運回西班牙,安葬在馬德里郊外的圣安東尼·德·拉·弗羅里達教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