婆羅洲洋元有爭議 |
發布日期:2007-11-9 8:52:00 作者:本站記者 新聞來源: 新聞點擊: |
甘麗芳 2007.11.8 ...中國商報網站 前不久,筆者收集到一枚婆羅洲洋元一分銅幣。該幣正面中央是盾形徽記,盾徽內置有帆船、雄獅,盾徽上方為雙臂高擎旗幟,似皇冠,左右分列兩個武士,下方紀年“1888”字樣;背面交叉花飾內分別用中文紀值“洋元一分”和用英文紀值“ONE CENT”(一仙),周邊用英文環寫“BRITISH NORTH BORNEO”(大不列顛國婆羅洲),經測直徑2.9厘米,重9克,紫銅質。 婆羅洲即加里曼丹島,其南部為印度尼西亞領土,北部包括沙撈越、沙巴和文萊三部分,通稱為北加里曼丹(即北婆羅洲)。其中沙撈越、沙巴歷史上舊屬文萊,1888年淪為英國保護國,英國殖民主義者初到婆羅洲時,當時婆羅洲華人占其人口60%左右,英國人出于依賴華人的地方實力,發行婆羅洲洋元一分貨幣時,不敢貿然全用英文,采用中、英文紀值,以虞華人不認識英文拒用,其苦心亦可理解。 最近,錢幣界有人認為:“該幣是英國殖民主義者與華人合作鑄發的貨幣。”更有人在錢幣刊物撰文認為:“婆羅洲洋元一分紫銅幣,乃是蘭芳共和國錢幣”。據文獻資料記載,蘭芳共和國位于南洋婆羅洲,存在于1777年至1885年間,創立者為廣東梅州人羅芳伯,這個共和國在生存110多年后,遭到荷蘭人入侵而滅亡。其實,據美國切斯特L·邁什萊合著《世界硬幣標準圖冊》,應定其為英屬婆羅洲銅幣。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