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稿刊載于2007年8月下旬出版的第十六期《錢幣》報上,如需轉載,請務必注明來源于《錢幣》報,轉載于中國集幣在線(www.ccbczpx.com),謝謝!
為了紀念黛安娜王妃和德蕾莎修女逝世十周年紀念,英國譜博樂造幣廠代表維京群島政府,發行了一枚新的銀幣。該枚銀幣的面值是10美元,價格是38.26英鎊,描繪的是1997年6月19日黛安娜王妃在紐約市布朗克斯的博濟會房子里接見印度的德蕾莎修女,從而留下了兩大愛心女使者永恒的記憶。
正面圖案是伊麗莎白女皇二世頭像,邊上刊有“2007年,英國維京群島伊麗莎白女皇二世”的英文字樣,背面圖案是黛安娜王妃和德蕾莎修女握手的畫面,邊上刊有“黛安娜王妃和德蕾莎修女的美好回憶”和“10美元”的英文字樣。兩位女使者的握手見證了世界愛心活動的高漲。
黛安娜——英國威爾士王妃,1997年8月31日的死亡悲劇,是自從約翰F·肯尼迪總統死亡之后,又一個引起了全世界公眾哀悼的死訊。在她活著的時候,黛安娜的名字對敬佩她的崇拜者來說,起著一種表率作用。人們不僅對她的風格意識、非凡的領導力、幽默感嘖嘖稱贊,而且還驚嘆于她在慈善活動中所表現出來的鮮明交涉姿態。黛安娜王妃具有非凡的游說和講演才能,經常接觸那些能利用她的影響力,來積極有效地援助一系列慈善項目的人,包括她倡導的反地雷運動——因為這個原因,世界禁雷組織在1997年授予她諾貝爾和平獎。而且,她還曾致力于改變世界人民對艾滋病患者的看法。
黛安娜王妃對慈善事業的交涉和貢獻,常常會被與創建“博濟會”的加爾各達德蕾莎修女作比較。黏附于純潔的誓言、貧窮和服從中,德蕾莎修女和天主教其他教會成員,自愿對有需要的貧窮者、體弱者、孤兒以及在印度和其他大陸地區,垂死掙扎的人,提供最全面的支持和幫助。1979年,德蕾莎修女因為人道主義工作的突出表現,贏得了諾貝爾和平獎,這個慈善成就,比黛安娜王妃早了18年。但是隨著她身體健康狀況的每況愈下,于1997年9月5日去世,當時剛好是她87歲生日之后的第九天。
這枚銀幣,歌頌了兩位不朽的女性,加上,在現如今崇尚慈善公益活動的今天,的確是非常有紀念意義的。
[upload=jpg]UploadFile/2007-8/20078238385143571.jpg[/uplo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