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者幸藏一枚緬甸孔雀盧比銀幣 見圖 ,該幣直徑31毫米,厚1.9毫米,重11.66克,含銀量91.7%,面值l盧比。正面為一只開屏孔雀,栩栩如生,含有佛教“變化的法力”之深意。邊緣書寫著緬文,意為“首都的標志”,背面類似兩枝茂盛的桂枝扎結(jié)成環(huán),中間緬文,上為“一緬元” 一盧比 ,下為“緬歷1214年”,邊緣緬文為“曼德勒市” 又名瓦城 ,該市僅次于首都仰光,為緬甸第二大城市,現(xiàn)為曼德勒省省會,居民多為華人后裔。該幣型制作精良,富有極高的藝術(shù)性。孔雀身體與展開之屏層次分明,羽紋清晰可見,邊襯細淺文字,立體感很強,邊齒排列規(guī)整,正面局部雖有輕度磨損,但仍不失當年精美英姿。背面枝葉粗壯有序,緬文纖細流暢,別具一番特色。
緬甸盧比銀幣是在英國統(tǒng)治下鑄發(fā)的,與英屬印度盧比等值,是英屬印度盧比的延伸。英國殖民主義者此舉,不僅是為了便于對緬甸的經(jīng)濟掠奪和控制,而且也暴露了英國早有吞并緬甸的企圖。
緬甸盧比銀幣,鑄有開屏孔雀,僅鑄一年 1852年 ,流入我國較少。現(xiàn)在存世的更是鳳毛麟角,有一定的收藏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