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錢幣距今已約有2500年的歷史。在工業革命以后,英國于1797年鑄造了世界上第一枚機制幣。從而結束了2000多年人類手工制幣的歷史。
泉友收藏主要是近代世界錢幣。按《世界硬幣標準目錄》1901-2002中我們可以了解到,近百年來300多個國家和地區發行過錢幣。至今仍有237個國家和地區在發行錢幣。
近代世界錢幣的收藏分二大類。首先是代表國家地區金融基礎的普通金屬流通幣(以鎳、銅、鋼、鋁等主要金屬材料鑄成),特種金屬流通幣(以金、銀等主要金屬材料鑄成)。這是世界錢幣收藏的初級階段。平均每個國家地區的流通幣有5~6枚。收藏流通幣不僅可使您了解一個國家的一個階段政治、經濟、歷史,而且還能輕松掌握世界地理常識。
流通幣既然是收藏錢幣的基礎,就大可不必花費太多的精力和財力。泉友應該確定一個專題(亦主題)。下面就向大家介紹幾種收藏專題流通幣的方法:①收藏每個國家地區的流通幣中最有特點的一枚。如:最大面值、最漂亮、特殊金屬等。②以一個或幾個國家地區為對象,收藏年版幣(既相同面值,不同發行年代)。③以各大洲為基礎收藏。④以語言,聯邦,共同體等為基礎。如:伊斯蘭國家和地區、英聯邦國家和地區、歐共體等。⑤世界上所有國家地區發行的不同流通套幣。您可根據自身的愛好或職業,確定自己的收藏方向。切不可無章可尋。
再是收藏近代紀念幣。它比收藏流通幣的層次要高,花費也大。紀念幣的材質同樣分為普通金屬和貴重金屬。紀念幣顧名思義就是為紀念某個重大歷史事件、歷史人物而鑄造發行的。每枚錢幣都有一個典故。普通金屬紀念幣又分流通紀念幣和非流通紀念幣。流通紀念幣一般發行量較大,所以有許多進入流通領域。非流通紀念幣數量相對較小,其主要金屬成分為鎳和銅。而特種紀念幣(亦稱現代金銀幣)以黃金,白金,銀等貴重金屬材料制成。特種紀念幣發行數量小,且價值昂貴,它們以題材豐富,內容廣泛,做工精美,易于保存。從而受到世界錢幣收藏愛好者的喜愛。
收藏紀念幣更要選擇好自己喜歡的專題、如名人專題包括:歷史人物頭像、歷代君王、政治家、科學家、音樂家、軍事家等等……;還有動物專題、音樂專題、建筑專題、聯合國糧農組織專題(FAO)、奧林匹克專題、地圖專題、雙金屬幣專題、彩色錢幣專題、生肖及近年流行的切割幣。可以說專題數不勝舉,但就是要把專題(即泉友收藏的對象)縮小。由小到大,以點帶面。切忌無章可尋。
泉友收藏時還要注意的一個問題就是不要急功近利,要收藏與研究相結合。如果把需要的錢幣一起買齊您是不會潛心研究與鑒賞的。收藏的目的是從中得到樂趣。樂在其中才會使您不斷進取,不斷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