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集幣在線 www.ccbczpx.com 作者:optimus
(注:若轉載請務必注明來源、作者及域名 www.ccbczpx.com)
著名的匈牙利作曲家和鋼琴家貝拉·巴托克(1881年3月25日-1945年9月26日)是20世紀最杰出的音樂家之一。他與他的朋友左爾丹·科達伊(另一位杰出的匈牙利作曲家)一起,從事匈牙利民間音樂的收集、整理、研究工作。他從匈牙利和其他國家民間傳統音樂的旋律和節奏形式中吸取營養,使他的音樂生氣勃勃、充滿活力。
巴托克1881年3月25日生于匈牙利那吉欣特米克羅什的特蘭西瓦尼亞鎮(現屬羅馬尼亞的西尼科勒·馬雷),長于當時隸屬于奧匈帝國的匈牙利,早年因接種天花疫苗所產生的不良反應使他與其他孩子隔絕開來。他在9歲時便表現出過人的音樂才能。1888年,他父親過世以后,他母親攜全家遷往那格亞佐洛斯(現烏克蘭的維諾格拉多夫),然后到她的祖國斯洛伐克的坡佐尼(或布拉迪斯拉發)定居,并且為的是能讓她的兒子接受最好的音樂教育。
在坡佐尼,巴托克在著名的老師指導下學習鋼琴,并且讀樂譜自學作曲。在1899年,巴托克出席勒布達佩斯的音樂學會,聆聽了理查德·施特勞斯演奏的《查拉圖斯特拉如是說》交響曲,從此走上了作曲的新道路。1903年,他熱衷于研究施特勞斯的作品,并且融合了自己年輕的匈牙利民族主義精神,創作了首部交響詩《科蘇特》,獻給一位匈牙利革命的英雄。畢業后,巴托克開始了鋼琴演奏家的生涯。一生中他總共在22個國家完成了630場音樂演奏會。1907年,他開始擔任高等院校和音樂協會的鋼琴教師,盡管他并不特別喜歡從事教學工作,但他還是在這個崗位上工作超過了25年之久。
1904年,巴托克在特蘭西瓦尼亞無意中聽到一位婦女演唱的一首《紅蘋果》歌曲,于是他開始迷戀創作民間音樂。兩年后,巴托克結識了科達伊,不久兩人便成為親密的朋友。開始一起研究羅馬尼亞、斯洛伐克、塞爾維亞、克羅地亞、保加利亞、土耳其、北非同時包括匈牙利的鄉村音樂。他們的主要目的是收集、分析和整理世界主要的民間音樂。
由于匈牙利受到法西斯的威脅,1940年10月8日在布達佩斯舉行告別音樂會后,巴托克懷著沉痛的心情離開祖國去美國。盡管他在1945年成為了美國公民,但是他仍感到自己是流亡美國而非僑居美國。他住在紐約不起眼的地方,生活非常窘迫。他因患白血病住院接受治療。為了使他能夠得到很好的治療,美國作曲家、作家和出版者協會為他支付了所有的醫療費用。1945年9月26日,巴托克在紐約醫院與世長辭,安葬于紐約Woodlawn公墓。1988年,當東歐與西歐之間的鐵幕消失后,巴托克的兒子才得以將他父親的骨灰運回布達佩斯。
巴托克一生中的許多音樂作品寫于20世紀30年代。他經常為國外著名交響樂團作曲,其中最有名的是他為波士頓交響樂團所創作的管弦樂協奏曲。這也使他能夠在生病治療期間緩解沉重的治療費用。在1944年,他為小提琴演奏家耶胡迪·梅紐因創作了小提琴獨奏曲。
為紀念這位世界杰出的音樂家誕辰125周年,匈牙利2006年發行了一枚銀幣,以此紀念他對世界音樂作出的杰出貢獻。此枚銀幣由匈牙利造幣廠鑄造,面值5000福林(匈牙利貨幣單位),成色92.5%純銀,質量精制,直徑38.61毫米,重量31.46克,發行量為25,000枚,單枚銀幣的參考價44.50美元。[upload=jpg]UploadFile/2006-5/200651613523348509.jpg[/upload]
[upload=jpg]UploadFile/2006-5/200651613533320785.jpg[/upload]
[align=right][color=#000066][此貼子已經被作者于2006-6-4 19:57:20編輯過][/color][/alig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