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6日,“奇鈔異幣——世界特殊錢幣珍藏專題展”開始在廣西錢幣博物館展出,200多枚珍奇的各國錢幣,不僅為館藏十多萬枚各式貨幣的廣西錢幣博物館增彩添輝,也讓不少前來參觀的市民大開眼界。
水晶幣重達1公斤
記者當日在廣西錢幣博物館內看到,此次特殊錢幣專題展,不僅有正看倒看都有一樣的巴西鈔票,有白俄羅斯1991年剛獨立時發行的可分割使用的300盧布面額的鈔票;還有著眾多的“世界第一”鈔票:哥斯達黎加1989年發行十分精美、后獲世界紙幣組委會授予的“最佳設計獎”的5科郎紙幣;南斯拉夫聯盟于1993年發行的一張紙幣,面值500000000000DINARA(五仟億第納爾),獲得“當今世界面值最大的鈔票”稱號;沙俄時代發行的一張100盧布的鈔票,長寬為25.8厘米×12.2厘米,因此獲得“世界票幅最長的鈔票”之稱;中華民國時期鑄造的一枚“中華萬年銀幣”,直徑不足1厘米,從而獲得“世界最小的貨幣”稱號。
令記者驚嘆的是有一枚水晶貨幣重量竟達1公斤。這枚稀奇笨重而又通體透明閃亮的罕見貨幣,全球僅發行400枚,面值25法郎,是民主剛果于2005年5月,為紀念因病去世的天主教羅馬教皇約翰·保羅二世而發行的。
紀念幣風采各異
此次展覽,展出各國鑄造的眾多紀念幣也吸引了不少觀眾的眼球。它們當中有2004年非洲索馬里為紀念本國原創音樂獲得世界好評,而發行的吉他形狀的彩色紀念幣,這枚紀念幣小如一個小小的吉他玩具,全球僅發行999枚,面值僅1元。由于紀念幣做工精致,發行量少,因而得到不少錢幣收藏者的青睞。
受收藏家青睞的還有國際奧運史上兩枚錯版銀幣、一枚邊界有誤的錯版硬幣等。博物館錢幣專家祁兵先生還向記者介紹了一張原蘇聯于1919年至1921年發行、印有7國文字“全世界無產者聯合起來”內容的特殊結算票。這張特殊結算票曾經在錢幣玩家中炒得燙手,只因其傳說是當年陳獨秀參加蘇共會議時獲贈的,數量只有兩張,是珍品中的珍品。
此外,最令人感到親切的是一枚印有中國地圖的彩色紀念銀幣。這枚彩色銀幣是新西蘭庫克群島為紀念鄧小平誕辰100周年而精心鑄造的,重量為1盎司,面額為新西蘭幣1元,全球發行1萬枚。彩色紀念幣正面為伊莉莎白二世頭像、國名、年號;背面圖案為“鄧小平和中國地圖”。
展品均由民間藏家提供
據介紹,此次專題展的所有展品,均為三位廣西有名的錢幣收藏家所提供。錢幣專家祁兵先生稱,本次展覽計劃展出30天,期間還舉辦一些錢幣知識講座活動和抽獎活動。(記者 陸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