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一個錢幣迷,尤其喜愛流入閩南的外國銀幣,幾年來跑村串戶,收了一些銀幣,可都是機鑄幣,總覺得品種少,精品更少。于是,我心里萌生了到山里跑跑的念頭,希望能在偏僻山區(qū)尋找到好銀幣。
我連續(xù)幾天進了本市的山區(qū)農(nóng)村,由于山里人家稀少,加之羊腸小道不好走,一天跑不了幾戶,接連3天沒收到一枚像樣的銀幣。正當我心灰意冷想打退堂鼓時,第3天總算在一個老人家中收到4枚普通“小頭”(開國紀念幣)。我問對面屋檐下曬太陽的老人:“老伯,有老銀幣嗎?”他說:“沒有。”當我正要轉(zhuǎn)身走時,他突然問我一句:“銀片要不要?我前段時間在山上挖出一個蓋罐,內(nèi)有18枚銀片。”我趕緊回答:“要,看看。”只見他進屋從床下摸出一個蓋罐,打開令我一驚,那銀片像是西班牙早期手工打制的切割銀,我故作鎮(zhèn)定地問:“多少錢?”他說:“你說多少?”我開了一個與稱量銀價一樣的價格,他在這個價位上加了200元我們就成交了。回家后,我立即清洗觀察,重27克的銀片有9枚;重13.5克的有兩枚;重6.8克的有3枚;重3.4克的有1枚;重1.7克的有1枚,共計5種面額,該幣系手工打制,幣面凹凸不平,并刻有拉丁文字,邊緣系剪切而成。銀片一面圖案是西班牙皇冠和國徽,另一面是十字架,十字分成4個部分,有城堡和立獅。
此后,我以此批銀幣為佐證,撰寫了一篇《西屬美洲銀幣流入福建考》,發(fā)表在《亞洲錢幣》2000年第1期上,想不到引起了錢幣界的重視,更想不到一次山區(qū)尋幣,機緣巧合帶給我這么多收獲。
(陳阿泉)
來源:大眾報業(y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