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片叫好聲中,今日股市再次破位大跌,滬市2800點失守,深市萬點不保,短暫的反彈很快夭折,讓抄底游資再次吃套。 導致今日股市大跌的還是對經濟的憂慮。社科院的報告預計,6月份的PPI可能達到8.8%,這使得市場對于CPI降低的樂觀情緒蕩然無存。央視報道稱,深圳房貸斷供者即將形成風氣,對房地產行業打擊甚大。有報道稱,中國外匯儲備購買了大約3760億美元房二美(房貸美和房利美)的抵押債券,如果房二美破產,這些投資很可能損失慘重,對中國經濟影響甚大。這些消息,影響了市場人氣,盤中地產股遭受重挫,港股的資源類和銀行類股暴跌,也拖累了中國股市。 從歐美市場表現看,次貸危機并沒有過去,并且有深化的可能性。次貸之后,人們開始擔心債券抵押品的衍生品種,有專家稱未來損失仍可能高達1.2萬億美元。如果歐美房地產市場持續不景氣,美國金融創新所帶來的惡果很可能危及全球經濟。中國股市在這樣的大環境中,同樣無法幸免。 國內市場方面,國家領導人最近調研東部主要經濟地區,一輪新的經濟政策調整即將出臺。綜合權衡之后,政策調整無非是一個兩難選擇:要物價還是要增長?盡管目前比較好的取向是放開物價管制,縱容通脹盛行,但考慮到中國國情,這個選項應可被排除。未來可能的選項還是要犧牲增長控制通脹。為此,緊縮的貨幣政策很可能繼續下去,提高利率和緊縮信貸可能成為唯一的選項。而其后果則不言而喻。 由此看來,主力機構最近不加倉而只是調倉、法人機構持續賣出的抉擇就不難理解了。游資在夾縫中的炒作,或將仍以失敗告終。而投資者期待的“維護穩定”則將得到落實,因為所謂“維護股市穩定”,很多人把概念搞錯了,仔細查文件,其本意是股市中不要出現不穩定的人和事,并非是說股市不能漲也不能跌。既然如此,小幅漲幾天,小幅跌下來,大跌一兩天再小漲幾天,都是可以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