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 (記者陳芳、游鋒華)產量受限的金屬銅受到商品市場熱度的加溫,昨日終于刷新了其在倫敦金屬交易所一百多年來的歷史紀錄至8940美元/噸。同時,由于對油價的升高進一步推高金屬鋁的生產成本的擔憂, LME三月期鋁價格距離其歷史最高價僅29美元。
基本金屬內部的價格分化到了極端化的程度。投資者對高油價壓垮全球實體經濟的擔憂又拖累了產量過剩的鋅、鎳和鉛,使得鋅創下了1830美元的三年以來新低,而鉛、鎳也達到了兩年來的最低水平。
有色金屬在今年全球大宗商品漲價潮中已經缺席了數輪,即使在國際原油價格連續創下數個紀錄的四五月份間,有色金屬板塊仍集體平均下跌了30%。受到電力成本和南非礦產工人罷工的影響,鋁和銅成為3月份以來唯一出現上漲的品種。
但與原油的基本面相比,基本金屬中的供應大部分都較為充足,即使是銅、鋁等產量受限的原因也都是罷工及電力緊缺等。而國際機構對基本金屬后期消費的擔憂也在逐漸增加,瑞銀集團(UBS)昨日在其市場評論中表示,“越來越擔憂中國經濟放緩及其可能對金屬消費造成的負面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