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油期貨周五收高2%,受尼日利亞供應中斷消息以及以色列和伊朗之間關系可能趨于緊張推動。但因產油國與消費國將于周末在沙特阿拉伯舉行的高峰會仍有不確定性,且中國提高能源價格,使得原油本周小幅收低。分析人士表示,油價一個月內可達到150美元。
《華爾街日報》報道,紐約商交所七月輕質低硫原油期貨結算價上漲2.69美元,至134.62美元,漲幅2%,該合約周五到期。交投更活躍的八月合約結算價為每桶135.36美元,上漲2.76美元。ICE八月布倫特原油期貨結算價上漲2.86美元,至每桶134.86美元。
美元疲弱,加上以色列空軍于6月初演練攻擊伊朗核子設施,支撐了原油價格上漲。美國官員稱,這次演習類似于對伊朗核設施發動潛在轟炸襲擊的預演。分析師說,除了空頭回補外,亦有新的買盤進場。原油持續往150美元邁進,預期一個月內應可見到。
雖然這并不意味著立即會發生沖突,但交易員們密切關注伊朗局勢。伊朗是石油輸出國組織(簡稱:OPEC)第二大出口國。
尼日利亞供應中斷消息給原油期貨價格增添了動力。荷蘭皇家殼牌有限公司宣布,該公司日產量為225000桶的尼日利亞Bonga油田出口遭遇不可抗力,該油田周四受到襲擊。公司預計石油生產還要停頓數周時間。同時,雪佛龍公司和其白領員工工會之間的談判第二次破裂。
沙特阿拉伯石油大臣納伊米周五證實,沙特阿拉伯將在未來幾周把原油日產量提高20萬桶。據美國能源情報署的信息,在最新增產計劃落實后,這一世界最大原油供應國的日產量將達到965萬桶,為1981年以來的最高水平。
證實增產消息出現在石油峰會之前,沙特阿拉伯已呼吁討論推動油價高漲的因素。Newedge USA研究部副經理安托尼·哈爾夫(Antoine Halff)表示,增產一事尚不確定。他認為,除非代表們同意切實改變供需狀況,否則油價在峰會之后不大可能回落。
中國的行動亦為沙國增添了壓力,中國大陸本周調高了能源價格,讓需求更符合市場力量。但高盛公司分析師說,中國調高價格并不會大幅減緩需求成長,甚至可能加速成長。調高油價后,煉油廠將制造更多產品進入市場,有助減緩國內缺貨情形。
分析師說,過去二周,原油于130至140美元范圍進行整理。現在已變成了支撐與壓力,一旦突破140美元,新的壓力將在150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