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大地震所展示出人性光輝令人動容,財富因助燃生命而更顯珍貴。
以至于經濟界的人士發出了“這是一個最大災難面前的最大牛市的起點”,這并不意味著中國資本市場將突飛猛進,而是這場自唐山地震之后最大的災難突顯出人性、透明、團結等種種普世價值的光輝,讓人在無數次感動中,看到了這個艱難前行的國家的希望。
據中國民政部統計,截至19日13時,全國共接收海內外社會各界捐贈款物108.34億元。
各媒體發表捐贈排行榜,其中隱含的道德壓力,開始使某些人、某些機構出現反彈。這使每個人開始反思,財富的真實含義,在災難面前財富意味著什么?不同的財富觀因這場巨大的災難產生顯而易見的分歧。
首先應該肯定,以捐贈多少作為道德的衡量標準毫無價值,個人經濟能力、生活水準不同,捐款數額自然高低不等。但只要在個人經濟能力承受范圍內盡力而為,就是善款之本意。在此還應該提醒一聲,所有缺乏生存能力的老人、兒童、殘障人士,都不應該成捐款隊伍的組成部分,善心既不是現金攀比賽,也不應成為強制權力對于弱勢群體糊口錢的盤剝。這同樣體現救災人性,體現感恩與慈悲之大道。
面對災難,人們或者一擲千金,或者略盡綿薄。此次個人捐款排行榜中,個人捐款郭臺銘捐款6000萬元,邵逸夫捐款1億港幣,成龍楊受成慈善基金捐款1000萬元,捐款數額之高自然讓人感受到慈愛的力量,但那些傾其所有拿出畢生數萬元積蓄捐獻給災區的普通民眾,慈愛之心不遑多讓,值得人們深深鞠躬致謝。因為面對災難,第一個財富關鍵詞是盡力。
正因為善心與盡力密切相關,人們對于王石在善心激蕩的敏感時刻發出捐款不應成為負擔的說法提出深刻的質疑。萬科集團總部在地震當天向災區人民捐款人民幣200萬元,不少網友認為這與萬科去年凈利48億元人民幣不相稱,王石以“不要(讓)慈善成為負擔”回應。面對這場摧毀了2萬人以上生命的自然災害,面對碧桂園、世茂集團個人公司1000萬元以上的捐款,王石的答辯蒼白無力,違背了善款是積涓涓財富盡力救難的本意。
災難面前的財富觀第二個關鍵詞是真實。捐款完全是個人的真實意志的體現,資助誰,資助多少,必須是個人自由意志的真實體現。正因為如此,捐款行為與法律關系不大,而與個人價值觀關系甚大。比爾蓋茨夫婦拿出自己54%的資產成立比爾蓋茨基金會,決定在自己的有生之年把95%的財產捐給社會,將在微軟的工作重心逐漸過渡到基金會的管理上,而巴菲特把幾乎所有的錢都捐了出來。對財富的態度,顯然體現出個人對生存價值這一終極命題的理解。王石主導的萬科集團捐助300萬元是真實意志的表現,社會對此應該平靜接受,但同時也應該以對盡力從事慈善事業的人的尊重,表達對生命與伴隨生命而來的各種人生權力的尊重。
我國的特殊情況還在于,對于眾多的大型國企慈善捐款行為如何界定?是否體現了企業的真實財富與企業的真實文化?
此次地震建設銀行捐款5104萬元,國開行1000萬元,農業銀行1500萬元,中國石油2300萬元加10萬噸成品油,人們擔心這些濟急善款是否意味著政府重復左口袋進右口袋出的行為?尤其是中國農業銀行、中國石油等公司,前者尚未完成股改,據估計其股改財務成本將達到8000億元人民幣以上,目前捐出1500萬,日后從政府與股民手中拿走數千億,這種捐款顯然是財政劃撥的背書。而中國石油目前生存維艱,政府不得不對中石油、中石化進行救助,從4月起對兩大石油公司采取成品油和原油進口環節增值稅先征后返,從4月1日起,中央財政將對進口原油加工所形成的虧損進行補助,同時政府正研究提高特別收益金的起征點,如由目前的40美元提高至60美元,或把征收稅率由20%-40%降到10%-20%水平。因此,這些享受政府補貼的國企的捐款活動與其說是企業的慈善行為,不如說是公共財政的轉移行為。這種善款顯然不是企業財富與企業文化的真實體現。
善款需要專業使用與透明的監管,高效使用善款是對財富的最大尊重。美國的慈善法律與退稅制度,與強有力的民間團體,搭起比爾蓋茨等慈善大廈。我國在這方面有很多事要做,民政部承諾公開此次震災每筆善款用途,建立嚴格的審計制度,這是一個進步,但還不夠。我國的善款使用效率低于國際平均水準,通過有效的途徑,建立善款退稅制度,允許媒體跟蹤善款使用情況,將使資金使用效率提高一倍以上。
如果有關方面能夠放開民間團體與媒體監督,人性光輝得到制度保障,就會贏得越來越多的人的信任。此次大震災由善款、由災難財富觀所體現出的人性光輝,將能傳之久遠,造福后人。
注:一直有朋友讓我對萬科捐款發表看法。發表于上。此文寫完后,有重要新信息,不得不附注于下。
王石十元論激起一片唾棄。
聽其言不如觀其行。看看王石所做的。
萬科向災區捐款220萬人民幣,這是董事會權限內只有200萬的捐款額度,他們在第一時間捐出;先開董事會,后開股東會,嚴格遵守程序。對此無人指責,指責的只是王石的“十元論,這是對善心的污染,是對大筆捐款者的嘲諷,王石在挑戰社會公認的價值觀。王石依法納稅,不會受法律制裁,但他受到了大多數民眾的道德批判,這是他該得的。王石的十元論連累企業,使企業形象受損,是數個200萬元都換不回來的。
我不想因王石而指責萬科員工,在近30個城市的員工捐助活動展開,遠遠超過十元之限。
我們當然不會忘記,以王石為首,在中國城市住宅開發商策略聯盟內部發起為災區募集捐助的活動,作為阿拉善SEE生態協會現任會長,王石在阿拉善協會內部發起這一倡議。這值得贊賞。
不過,王石帶領下的萬科行動在深入,更像市場爭奪戰,而不是純粹的善舉。
5月20日晚間。萬科發布公告稱,公司董事會同意,批準公司參與四川地震災區的臨時安置、災后恢復與重建工作,并以綿竹市遵道鎮為重點;該項工作為純公益性質,不涉及任何商業性(包括微利項目)的開發;批準公司在凈支出額度人民幣一億元以內參與上述工作;上述費用將在未來3 到5 年內,根據實際需要逐年支出。公司將在每年的年度報告中披露具體的支出情況。
此前四天,2008年5月16日,住房與城鄉建設部副部長黃衛,四川省建設廳廳長楊洪波、副廳長何健等領導在四川省建設廳抗震應急指揮部會見萬科集團董事長王石一行,商討災后重建工作。黃衛副部長對災后重建工作提出了具體要求,楊廳長、何副廳長就災后重建工作與王石進行了交流。王石董事長表示,萬科將盡全力支持地震災區的災后重建工作,盡快形成災后重建方案。
有人為萬科喝彩,我不會。
我想說,遵循程序正義的人,應該不會忘記,災后重建項目需要招標,萬科再公益,說不定另有公益企業希望參與重建,大家公開競爭,如果無競標者,或者萬科得分最高,萬科勝出,成功與公益會變得更純粹。
此后萬科在四川市場如何布局,讓我們繼續關注。
萬科遵循程序正義,值得贊賞,但我們不應忘記萬科的數次完全違背程序與實質正義的意外。
2006年6月14日萬科公布公司在二級市場購買股票事項,股價當天開始上漲,之前的2個月里股價從7元跌到5元。
2007年7月6日,王石夫人王江穗的理財師“操作失誤”買入46900股萬科A股股票。當天,萬科股價上漲4.42%,以19.38元收盤。7月10日,萬科公告,稱將與亞洲最大的上市公司之一嘉德置地集團下屬企業凱德商用展開合作;7月13日,萬科再發布公告,稱公司已于7月9日接有關通知,將于7月13日審議其公開增發;7月16日,萬科公布6月份實現銷售面積72.2萬平方米,銷售金額56.6億元,2007年1-6月份公司累計銷售面積達231.2萬平方米,銷售金額合計174.7億元,并公布其公開增發A股股票獲有條件通過的股價就一路扶搖直上,短短十幾個交易日,漲幅超過30%。
讓事實說話。
此次震災之所以能夠凝聚民心,成為中華民族的一次洗禮,就是所有人通過各種媒體看到事實,得出了自己的結論。
我們雖然步履踉蹌,但我們在執著前行。
這段時間還是處于震災情緒之中。不能身赴災區,總覺得有負罪感。
只有會以繼續的努力回報社會,以對資金使用的關注來盡力,以對市場效率與公平的關注來盡責。在捐款之外,如果有關部門許可,認養一個孩子。這是我能盡到的職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