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京華時報 作者:馬文婷 李英輝
國家統計局28日發布的宏觀經濟景氣報告顯示,從去年9月到今年2月,我國宏觀經濟預警指數連續6個月亮“黃燈”,意味著宏觀經濟運行偏熱。
數據顯示,2008年2月宏觀經濟預警指數為117.3(100為理想水平),在預警信號圖上呈現為“黃燈”。2月份,在預警指數的10個構成指標(經季節調整去除季節因素的影響)中有6個指標處于綠燈區,表示運行正常;有3
個指標,即消費品零售、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居民消費價格指數處于黃燈區,表示運行偏熱;財政收入處于紅燈區,表示運行過熱。
中國人民大學統計學院教授趙彥云分析,統計局公布的數據表明當前宏觀經濟依然處于擴張態勢,形勢總體來說偏熱。他認為,由于中國經濟環境特殊,不僅受到市場競爭的影響,還有外部環境的作用。
在預警指數10項構成指標中,消費品零售總額、居民可支配收入和居民消費價格指數分別連續4個月、12個月和6個月亮起“黃燈”,財政收入則連續10個月亮起代表過熱的“紅燈”。
預警指數是把經濟運行的狀態分為5個級別:“紅燈”表示經濟過熱,“黃燈”表示偏熱,“綠燈”表示運行正常,“淺藍燈”表示偏冷,“藍燈”表示過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