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pload=jpg,無標題.jpg]UploadFile/2008-3/200832881972142.jpg[/upload]
2月29日晚上參加搜房網舉辦的第8屆中國房地產發展年會,6點多從國際飯店開車出來參加另外一個聚餐,一位銀行行長朋友發來短信說3月1日凌晨汽油將漲價0.8——1元。乍看我還真信了,幾個月來國際市場石油價格幾次突破100美元/桶,國內中石化、中石油等油料生產、銷售企業呼吁漲價之聲不斷,如此背景下漲價也在情理之中。
平常生活中,買菜買肉的事情我很少參與,對食品價格上漲基本不敏感,一斤多少錢多是從爸媽的嘮叨中聽到。汽油則不然,我那輛“陸地坦克”沃爾沃安全性能卓越,油耗也很大方,百公里15升左右,粗粗一算,60升的油箱,原來加滿一箱油要花340元,果真漲價,加一次油要多花60元,漲幅高達17.6%。恰巧中午剛加了一箱油,算來省了60元,感覺還不錯。
駕車行駛在華燈初上的長安街,周末晚高峰的車流里“漲價”的短信接連不斷,朋友們的關心在手機屏幕上閃爍不停。到了八九點鐘,三環輔路有加油站的路段右側車道都是長長車龍,幾十量上百輛等待加油的車子幾乎把每個加油站都變成停車場。看樣子收到漲價短信的人不在少數。聚會完回到東三環已經十二點半,我特意在家附近一個加油站停車看看,此刻這里倒是空空蕩蕩,加油員告訴我,晚上這里加油的車輛也排過長隊,其實他們根本沒有接到任何漲價的通知,而且交通臺一晚上都在播不漲價的消息。
原來汽油漲價的短信是一條假消息!
那么誰制造了這條假消息呢?“無利不起早”,一定是因此條消息而收益者。奧運在即,為了保證空氣質量,北京機動車將從今天3月1日起實施國Ⅳ(相當于歐Ⅳ)排放標準,而各加油站必須在2月29日前全面完成燃油置換,即把未達到國Ⅳ標準的油品撤下,掀動一場突擊加油的熱潮,顯然對加油企業消化舊油有利,昨晚的鬧劇,是否跟加油站完成燃油置換有關我不得而知,但漲價短信不會是空穴來風,面對排成長隊的加油車輛,始作俑者一定笑得非常開心,我看到的加油站沒有一家貼出不漲價的告示似乎證明著什么。
這樣一條假消息通過手機短信席卷京城,令這么多的有車一族放棄周末的休閑,為了節省60元的油錢,辛辛苦苦地把加油站變做停車場,成了假消息戲弄的對象,令人啼笑皆非。然而,這樣的一條二十多個字短信演變成一場波及全市的突擊加油鬧劇,卻折射出公眾信息傳播的大問題。通貨膨脹的預期,讓消費者的神經變得異常脆弱,這是假消息產生作用的基礎。而假消息通過手機短信這樣的非正式渠道傳播,往往在熟人、朋友之間以內部信息的“可靠”被受眾接受,繼而產生應激式反應。此番只是一則汽油漲價消息,直接涉及駕車族利益,如果哪天又來一條糧食漲價的手機短信,是否會出現全北京一千多萬人連夜排隊買米的大事呢?社會秩序將面臨手機短信假消息的重大挑戰。
今早看新聞得知北京廣播電臺于昨晚9點40分左右播出了油價不會上漲的消息,那么從6點到9點半這三個半小時,“有關部門”是如何核實判斷這則消息的社會影響的,又為何遲遲沒能即時發出正面的聲音呢?為何不以官方名義通過手機短信同樣的傳播渠道以正視聽呢?漲價短信帶來的突擊加油鬧劇過去了,公眾傳播的引導和管理則任重道遠,這一鬧劇提醒社會管理者,處理好涉及民生的公眾傳播事件事關重大,正面聲音發布的及時性,傳播渠道的選擇的有效性,對引導輿論,擊破謠言影響巨大,再不可掉以輕心。而對那些擾亂視聽謀取利益的始作俑者者,應當予以嚴厲懲處,別再讓公眾和社會為他們一己之利買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