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房地產投資顧問機構人士對記者表示,其身邊“絕大部分人都有兩套以上房子。”這位人士同時稱,“在中國,保守估計,擁有5套以上房子的”大房主“至少有一兩百萬人。”(1月10日《新快報》)。這個數(shù)據(jù)準確與否,雖然無法得知,但擁有多套住房者肯定大有人在。<BR>在廣大城市普通百姓“一房難求”的情況下,少數(shù)階層卻擁有數(shù)量驚人的住房,占有這么多的資源,實際上就是變相地對普通階層百姓的“掠奪”。一兩百萬人擁有五套以上住房,這種非居住性需求,擠兌了居住性需求,造成房價普遍攀升。<BR>這一兩年的宏觀調控政策,注重于對單套住房面積的限制,而忽視了對特殊群體家庭占有多套住房的控制。一兩百萬人擁有五套以上住房,充分暴露出我國房地產調控政策的漏洞,暴露出住房價格攀升中非居住性需求占用比例太大。試想,一方面限制單套住房面積,把廉租房、經濟適用房限制的一小再小,而另一方面卻對占用五套以上房屋者束手無策、放任自流。怎能使房價回歸理性,調控政策如何能夠見效呢?雖然出臺了許多限制多套住房的政策,比如:購買第二套以上住房的信貸政策等,但是,這些政策根本限制不住擁有五套房屋的這一兩百萬人,那么,這些人都是些什么群體呢?<BR>炒房客以及投資者是擁有多套住房的一個階層。擁有雄厚資金的一些人,以投機、投資為目的,把眼睛盯在了房地產領域,要么大規(guī)模購房投機炒房賺錢,要么,多處置辦房產,坐以待漲,實現(xiàn)增值。其次,演藝圈人士、各類名人是大房主。許多演藝界人士和各類名人,利用其雄厚的經濟實力,在全國購買多處房產,一來居住方便,二來還可以保值增值。<BR>再者,一些官員是多套住房的房東。一些官員利用手中權力,借助頻繁調動的機會,每到一地都留下“房種”,在多處、多地有許多套住房。這里不乏存在嚴重腐敗行為。長城金融研究所所長、加拿大西安大略省終身教授徐滇慶先生這樣說:“因為貪污腐敗。有一些官員莫名其妙一個人就有三套、五套房子,何處來的?他可以用各種辦法辦產權證、房產證”(1月10日《中國青年報》)。<BR>住房調控中必須盡快將這個漏洞打上“補丁”,可以采取以經濟手段為主,并附之于必要的行政、法律手段。前兩類人擁有多套或者五套以上住房,憑借的是自己的經濟實力,在住房上的投機、投機行為沒有什么罪。對于個別利用手中權力莫名其妙擁有多套住房的官員,必須采取行政甚至法律手段來解決。
徹底閹割官員權力到處留“房種”之功能。因此,盡快對多套以上住房,比如:三套以上(包括三套)住房開征不動產稅,對房不對人,增加擁有多套住房者的經濟負擔,消除其“坐以待漲”的心理預期,利用經濟手段逼迫其盡快出手多余房子。建議,對在多地擁有多套住房的官員進行一次清理、清查、登記,查清房子來源,說不定還能挖出一批腐敗分子來。可以肯定地說,只要開始查,許多官員就會主動及早把房子賣出去。從根本上說,必須實質性推進官員以及子女、親屬財產申報制度,這樣,明顯超過自身經濟實力的多套房子將無處藏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