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是一個關鍵點,引用哈姆雷特的一句話:
TO BE OR NOT TO BE ,THATS A QUESTION
這個關鍵是:通膨趨勢是否確定,現在是否是不良通膨的起點,還是中期?
對我們做股票的人來說,確定這個很重要,如果是剛開始,那么持有,或者繼續參與,如果是中后期,那么,走人,走的遠遠的
“考察經濟的歷史學家稱,一直以來股市都是一種良好的、長期的通膨避險工具。這意味著,如果考察多年來的情況,那么股價在高通膨時期往往漲得比低通膨時期更快,因為通膨上升威脅而想當然售出股票的投資者,為市場創造了一個長期的買進機會;當通膨率較高時,公司就能夠提高價格,從而增加利潤。同樣,當通膨率較低時,公司的定價能力相應減弱。所以,當通膨率開始上升時,投資者便錯誤地認為高通膨環境下的名義盈余成長會像低通膨環境下那么緩慢。這接著又導致他們得出一個錯誤的結論:由于通膨上升,股市的價值應該下降; 當通膨率開始下降時,投資者就會犯相反的錯誤:他們以為,實際上出現在高通膨環境下的較高的名義盈余成長,會出現在低通膨環境下。這樣一來,他們當然相信股市的價值應該比實際水平更高”
上面這段引述美國哈佛大學的兩位經濟學家的研究結論,我想這可能可以解釋熊市總是伴隨著減息周期而牛市則是加息周期
問題一是我們的通膨屬性是否是惡性,這次cpi高到6以上,最明顯的是食品,這個對民生沖擊巨大,因為吃在中國人的消費結構中占據的比例很高,這就很不樂觀,而煤/油/基本金屬的上漲對以制造業為主的我們也沖擊甚大,加上匯率的提升,對出口也很負面,所以這個通膨如果走深了,我覺得性惡
問題二就是,現在是通膨初期嗎,如果是的話,股市不會過早看衰的,反而會表現得更夸張,雖然更遠的趨勢不妙,但斷頭似的崩掉,那也是不會的;
我覺得一切都在趨勢中,美元不斷推低,更深層的含義是消除美國多年來雙赤字的壓力,同時制造全球性的通膨,人民幣升值不停,這兩種結果都使得資金供應充沛,這兩件事還在中段,我們明顯的通膨是在今年,我認為還是開始,加息和調整準備金率已經顯得被動了;
其實敏感的話早就應該知道房地產這樣走會意味著什么,房地產僅僅作為一個單一商品的話可以這樣放任,可惜他不是,可惜走到現在這樣,可惜!
如果通膨現在只是抬頭,那么對股市而言還不足懼,只是要選好你的股,然后密切關注方方面面,好像是刀尖上跳舞,但在股市混,何時不是如此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