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行:注水嚴重、中國經濟規模“被高估40%” |
發布日期:2007-12-19 9:18:00 作者:本站記者 新聞來源: 新聞點擊: |
根據世界銀行(World Bank)公布的新版全球經濟統計報告,中國經濟至少從統計角度而言縮水了大約40%。 為了對各國經濟實力和貧富狀況作出更準確的評價,世界銀行在全球146個國家進行了物價采樣。因為各國使用不同的貨幣,加之各國商品的定價不同,因此對全球各國經濟進行橫向比較難度很大。恐怕不少旅客就知道,一罐可口可樂在歐洲的售價要比美國貴。 而這一次世界銀行試圖采用覆蓋全球的統計數據來修訂2005年的報告。當采用美元現行匯率計算美國的經濟產出時,美國國內生產總值(GDP)占全球GDP的比重為28%。但若按許多經濟學家認為的另一種更好的標準來衡量,也就是用不同國家的商品及服務成本來衡量的話,美國GDP所占比重僅有23%。 這份由“國際比較項目”(International Comparison Program)編寫的報告解釋稱,如果一份巨無霸漢堡在美國賣4美元,而在法國賣4.8歐元,那無論官方匯率如何,1美元就相當于1.2歐元。換句話說,在法國用1歐元能買到的巨無霸(至少在法國如此),在美國只用花83美分就可以買到。 而國際對比項目所統計的商品可遠遠不止漢堡包。為了將各國貨幣按照“購買力平價”(purchasing power parity)換算成美元,這個項目統計了全球100個國家超過1,000種商品和服務的價格。 而中國經濟在這次修訂中受到的影響尤其大,原因在于此乃首次在中國進行嚴格的物價采樣。而據世界銀行稱,過去一直是根據1986年時的中美物價對比來推算中國的購買力平價,而且自打那時起就從來沒有將物價變化考慮在內。 廣告按照舊的計算方式,中國的GDP有8.8萬億美元,占全球59萬億美元GDP的15%。而按照新版計算方式,中國經濟銳減四成,只剩下5.3萬億美元,占重新計算后55萬億美元全球GDP的大約10%。 這份報告對中國經濟的計算是以中國提交的11座城市物價統計為基礎,廣大農村地區的物價并未包括在內,因此可能仍然不夠準確。而報告稱,相信對中國GDP的估算偏差不會超過5%。 在新版報告中,印度和俄羅斯經濟占全球比重分別為4%和3%,均高于較按照市場匯率計算的數值。而富裕的工業化國家的情況往往相反。 國際對比項目還用購買力平價來對各國的貧富進行排隊。人均GDP最高的國家依次是盧森堡、卡塔爾、挪威、文萊和科威特,而這些國家都是些小國。若以人均消費來計算的排名就有些不同了,位列首位的仍是盧森堡,隨后是美國、冰島、英國和挪威。 人均GDP最低的國家是剛果民主共和國,利比亞、布隆迪、津巴布韋和幾內亞比紹緊隨其后。 這里要給所有出國旅行者提供一個信息:按照新版報告,全球物價最便宜的國家是塔吉克斯坦,然后是埃塞俄比亞、岡比亞、吉爾吉斯共和國和玻利維亞。而物價最高的國家是冰島,隨后是丹麥、瑞士、挪威和愛爾蘭。 ----------------------------------------------------------- 世行:中國經濟規模“被高估40%” BBC中文網 007年12月17日 格林尼治標準時間19:37北京時間 03:37發表 出口是推動中國經濟增長的主因之一。 世界銀行周一(17日)表示,根據目前多數估算方式,中國經濟規模被高估約40%,但中國仍是全球第二大經濟體。 世界銀行在一份報告中說,以使用購買力平價(PPP)這種更可靠的評估方式所估算的價值,比傳統的世界銀行稱之為不很可靠的市場價值估算方式所得的結果要小。 世界銀行的聲明說,由世界銀行和其它機構開展的研究采用"購買力平價"方式對146個經濟體的相對規模進行了"最廣泛最徹底的"衡量,避免了匯率的影響。 聲明說,中國是首次參加這項調查,印度是自1985年以來首次參加。 與使用市場率的估算方式相比,中國和其它發展中國國家經濟體的規模在用購買力平價方式估算時似乎更大,新的估算包括中國產品和消費方面更可靠的數據。 世界銀行說,"這些結果是對全球經濟體規模和價格水平更為可靠的統計性估算"。 報告說,此前不很可靠的估算方式導致GDP估算比采用新的改善的基準方式得出的結果高出約40%。 中國以占世界產值9%以上仍排名全球第二大經濟體,但按原估算方式中國占世界產值14%。印度以占世界產值4%以上排名全球第五大經濟體,高于采用市場匯率時的2%。 美國以占全球產值23%仍排名全球第一大經濟體,但低于采用匯率時的29%。日本以占全球產值7%排名全球第三大經濟體,低于采用市場匯率得出的數據。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