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政府積極看多、勇斗QFII及其代理人! |
發布日期:2007-9-14 9:05:00 作者:本站記者 新聞來源: 新聞點擊: |
央行:政府積極看多、勇斗QFII及其代理人!(央行吳曉靈:不針對資產價格出臺措施)(QFII呼吁中國政府給A股降溫、許小年表示A股風險在積聚 中信證券德地立人稱有20倍市盈率泡沫) 吳曉靈:不針對資產價格出臺措施 發布時間: 2007-09-14 07:58 字體: 當前適度從緊的貨幣政策有利于資本市場健康發展;市場不要因為央行調控工具的轉換而感到恐懼 本報綜合報道 中國人民銀行副行長吳曉靈昨日表示,央行會關注資產價格的變化,但不針對資產價格出臺措施。當前適度從緊的貨幣政策有利于資本市場的健康發展。 吳曉靈是出席“《財經》論壇:中國金融新棋局”時作上述表述的。她指出,發行特別國債只是增加了一種流動性回收工具,其作用等同于央行票據。在貨幣供應量目標不變的前提下,央行回收流動性的力度不會改變,市場不要因為央行調控工具的轉換而感到恐懼。 她說,從貨幣政策的角度講,影響資本市場發展的只有一個因素,就是信貸過度擴張引發通貨膨脹從而影響市場運行環境,因此當前適度從緊的貨幣政策有利于資本市場的健康發展。“我們現在有38萬億元人民幣的存款,其中17萬億為定期存款。在這種結構下,只要資本市場是平穩的,讓大家有信心,不存在資金來源問題,只存在公眾信心問題。影響資本市場只是資本市場本身的制度建設和信心。” 吳曉靈指出,由于央行需要把貨幣市場利率控制在一定水平,導致在回收市場多余流動性時,貨幣市場利率的高低成為央行選擇工具的重要考量,例如是使用法定存款準備金率還是發行央行票據。關于當前實際利率是否為“負利率”的計算,不能只看一個月的情況,而應當考察一個時期的平均利率水平,例如一個或半個年度。 對于央行的貨幣政策與資本市場的關系,吳曉靈認為銀行的穩健經營是防范金融市場風險的關鍵所在。“在金融市場上,金融產品的價格波動是正常現象。只要投資人的資金不過多地依賴銀行,一旦價格下跌受到損失,只會影響財富的分配格局,減少財富效應,不會形成系統性風險。”吳曉靈稱,就像大家現在關心的美國次級按揭貸款,如果銀行不過多地卷入進去,是不會有系統性風險的。但是,如果銀行或市場主體過多依賴信貸資金投資金融產品,一旦產品價格大幅下跌,影響市場主體償債能力或影響銀行的流動性,則會引發系統性風險,影響金融市場穩定。“金融市場,特別是證券市場配置資源的能力越強,越應控制信貸的擴張,做好金融資產結構和貨幣供應量的調整才是金融市場穩健發展的保證。”(中國證券報·中證網) 工具箱 不必感到恐懼 央行不會針對資產價格出調控政策 2007年09月14日 05:07:13 中財網 [第01頁] [第02頁] [第03頁] >>下一頁 吳曉靈:央行不會針對資產價格出調控政策 并表示,央行關注資產價格變化;穩健或適度從緊的貨幣政策有利于資本市場健康發展 在昨日在北京舉行的"《財經》論壇:中國金融新棋局"上,央行副行長吳曉靈表示,央行關注當前資產價格變化,但不會針對資產價格的變化出臺調控政策,而穩健或適度從緊的貨幣政策有利于資本市場的健康發展。 吳曉靈強調,央行需要把貨幣市場利率控制在一定區間,因此回收流動性時會根據該利率變化而選擇不同的貨幣政策工具。"特別國債的發行,只是增加了回收流動性的工具,市場不要因此產生恐懼心理。" 她指出,在公開市場運用國債和央行票據吞吐基礎貨幣,作用是一樣的,關鍵問題是操作主體必須是央行,這樣才能保持利率、匯率調控目標的一致。而選擇運用公開市場業務還是法定存款準備金率,主要考慮的是對市場利率的影響。 央行近兩周采取了多種手段回收流動性:以特別國債作為抵押券進行100億元正回購;發行1510億元定向票據;宣布9月25日上調存款準備金率0.5個百分點,這是央行今年第七次上調存款準備金率。此外,今年以來央行已4次加息。 吳曉靈認為,加強銀行體系流動性管理,是中央銀行被動吐出基礎貨幣時實施貨幣政策的重要內容。近期央行綜合運用公開市場操作和存款準備金率,較好地對沖了銀行系統多余的流動性。"近幾年央行的流動性管理是有效的,對沖還將繼續,直到央行主動吐出基礎貨幣。" 對于央行為何多次使用上調存款準備金率的手段,吳曉靈表示,央行票據的主動權在購買方,當市場利率走得較高時,必須動用法定存款準備金率來固定。這個手段是強制回收流動性,而且是深入的、低成本的回收。 對于目前流動性問題的討論,吳曉靈表示,應該區分中央銀行對銀行系統的流動性管理和社會層面的流動性問題。她認為,銀行體系的流動性表現為商業銀行在中央銀行的超額儲備,是商業銀行貸款擴張能力的表現。如果銀行系統流動性過剩,反映為銀行超儲率過高,信貸擴張能力過強。 而社會層面的流動性表現為各種資產包括金融資產變成現金的能力。社會流動性主要表現為廣義貨幣(M2)與金融資產和實物資產之間的關系。社會層面的流動性過剩反映了貨幣供應過多,金融資產與實物資產有價格上漲的壓力。 吳曉靈表示,從外部講,能影響資本市場發展的原因是信貸過度擴張,引發通貨膨脹從而影響市場運行環境。"因此,穩健或適度從緊的貨幣政策有利于資本市場健康發展。"她還指出,央行雖然關注當前資產價格變化,但不會針對資產價格變化而出臺調控措施。 她強調,在當前38萬億元存款中有17萬億元是定期存款的結構下,資本市場不會面臨資金短缺的問題,只存在公眾信心問題。"社會金融資產的結構受貨幣供應量的影響,但決定性的因素是金融組織結構和社會公眾的信心。" 她還表示,金融市場特別是證券市場配置資源的能力越強,越應控制信貸的擴張,做好金融資產結構和貨幣供應量的調整才是金融市場穩健發展的保證。 吳曉靈強調,央行在金融市場出現風險時向市場注入流動性是穩定公眾信心、幫助健康的金融機構解決流動性問題,但市場主體投資失誤的財務損失必須自己承擔。 據央行最新公布的數據,8月M2同比增長率從7月的18.5%放緩至18.1%。中國國際金融有限公司經濟學家哈繼銘表示,鑒于M2增速依然較快,央行下階段可能使用特別國債、存款準備金率調整等組合措施來對沖流動性,同時使用窗口指導及發行定向票據等來控制信貸。(第一財經日報) 吳曉靈:市場不要因央行調控工具轉換感到恐懼 中國人民銀行副行長吳曉靈13日表示,特別國債的發行僅僅是增加了一種流動性回收的工具,等同于央行票據的作用。在貨幣供應量目標不變的前提下,央行回收流動性的力度不會改變,市場不要因為央行調控工具的轉換而感到恐懼。 吳曉靈是在"《財經》論壇:中國金融新棋局"上作上述表示的。她指出,由于央行需要把貨幣市場利率控制在一定的水平,導致在回收市場多余流動性時,貨幣市場利率的高低成為央行選擇工具重要的考量,例如選擇是使用法定存款準備金率還是發行央行票據。 "央行票據的主動權在購買方,當商業銀行有貸款沖動的時候會要求央票的利率較高。"她指出,"當我們考慮到市場利率走得比較高時,必須動用法定存款準備金率,法定存款準備金率工具可以深入地、低成本地收縮流動性,而且是強制性的。" 吳曉靈重申,央行會關注資產價格的變化,但并不針對資產價格出臺措施。從貨幣政策的角度講,影響資本市場發展的只有一個原因,就是信貸過度擴張引發通貨膨脹從而影響市場運行環境,因此當前適度從緊的貨幣政策有利于資本市場的健康發展。 今年以來,央行已四次上調金融機構人民幣存貸款基準利率,并七次上調存款類金融機構存款準備金率,以合理調控貨幣信貸投放,穩定通貨膨脹預期。 吳曉靈還表示,雖然中美利差仍然是境外資本流入中國的動機之一,但從目前情況來看,房地產市場和資產價格的盈利更為他們所看重,所以今年以來央行對于利率上升的容忍度已經有了很大的提高。她同時強調,關于當前實際利率是否為"負利率"的計算,不能只看一個月的情況,而應當考察一個時期的平均利率水平,例如一個或半個年度。(上海證券報) 瑞銀亞太區首席經濟師:中國政府應讓A股降溫 許小年表示A股風險在積聚 中信證券稱有20倍市盈率泡沫 2007年09月14日 05:40:43 中財網 [第01頁] [第02頁] [第03頁] [第04頁] >>下一頁 瑞銀亞太區首席經濟師:中國政府應讓A股降溫 9月13日,瑞銀亞太區首席經濟師安德森在北京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最符合中國政府利益的事是使A股市場冷卻一下、穩定一下。 安德森表示,一方面A股市場產生的影響越來越大,另一方面,A股市場把國外的熱錢也不斷引入到中國來,對中國的貨幣政策產生壓力。 A股市場是不是有泡沫?安德森指出,有無泡沫有兩種判斷方法,一個經典的泡沫定義是:你在這里買,為什么要買?因為后面有人追著你買,而不是考慮經濟的基本面是怎么回事。如果這樣來定義的話,A股現在當然有泡沫。 安德森表示,對投資者來說,泡沫還有第二個不同的定義:現在價格變得出奇的高、出奇的貴,無法持續下來肯定要落下來,這叫泡沫。如果使用第二個定義的話,毫無疑問A股現在沒有泡沫。今天A股的價格確實很昂貴,但每次有干預時價格并沒有落下來,而是保持穩定。可能在幾天內降一下,也可能是幾周降一下,但是現在看到零售或者是流通性對市場的支撐還是很強的。 "我并不是說今天到了一個危險的水平上,但是我們看到現在的增長率、趨勢方向是朝著危險去的。"安德森說。 安德森預期中國政府會采取以下行動:一是繼續給市場更多的供應;二是繼續試圖通過行政手段控制需求,包括公共基金的審批,也包括推進QDII業務,試圖使國內資源到海外去;三是提升交易成本,但中國政府不太可能開征資本利得稅。(國際金融報) 許小年:A股市場風險正在積聚 中歐國際工商學院經濟學與金融學教授許小年在昨天舉行的"《財經》論壇:中國金融新棋局"上表示,金融風險已經從金融機構轉移到資本市場上來,A股市場風險正在積聚。 受惠于國有銀行改革和銀行業的對外開放,特別是國有銀行的上市,銀行業系統目前已經初步具有了風險抵御能力。許小年表示,目前金融風險正在資本市場上積聚,股票市場的估值水平已經高到了危險的地步。 許小年指出,盡管上半年上市公司的利潤增長高達70%,但很大一部分是不可持續的投資收益。實際上,來自上市公司主營業務的利潤增長僅有16%。目前,A股市場平均市盈率水平為60倍。如果以主營業務利潤收入計算,A股市盈率已經達到了100倍。 "市盈率為100倍的市場是不可持續的。" 許小年強調,"同時,A股市場市凈率已達到6.5倍,超過東京市場泡沫最高時的市凈率水平。除了A股市場市盈率水平過高,債券市場發展緩慢也成為我國金融體系中的軟肋。" 許小年認為,投資者對風險的低估將直接導致過多資金進入股票市場,從而把市場估值推到不可持續的高水平。本輪A股市場的上漲正是資金作為主要的推動力。(上海證券報) 盈利增速將放緩 估值壓力加大風險正在臨近! 9月11日,本來高開高走的滬深兩市午后風云突變,尾盤大幅跳水,跌幅分別達到4.51%和4.4%。隨后兩日,股市出現小幅反彈,但是成交額沒有明顯放出,顯然面對高位,投資者有所謹慎。東方證券在策略報告中指出,并不是傳言壓垮大盤,更多的是市場估值高位的波動性帶來的一次集中體現,在經過連續大漲后,A股風險正在臨近。 盈利增速將放緩 從上市公司的盈利增長看,盡管在下半年以及2008年,上市公司盈利仍可能會高增長,但增速回落將不可避免。 東方證券分析,以工業類企業的上市公司為例,剔除2006年后上市的公司,工業企業今年中報總利潤同比增長76.9%。根據今年中報顯示,上半年企業類上市公司的總利潤中,營業利潤(剔除投資收益)的占比為84.3%,比去年同期下降了10個百分點,而投資收益和營業外收支的占比則從去年同期的5.1%和0.8%分別提高到13.5%和2.2%,增發及資產注入對上市公司利潤增長的貢獻則在6%左右。因此,如果剔除增發及資產注入的影響,工業企業類上市公司的營業利潤(剔除投資收益)的增速僅為50%左右。 鑒于此,東方證券展望明年,工業企業類上市公司的利潤增長,投資收益和營業外收支凈額對利潤增長的貢獻則很可能會消失。估計,2008年工業企業上市公司利潤增長在38%左右,與今年上半年相比將大幅回落。上市公司利潤增長速度的變化應該與工業企業上市公司大體相當。 估值壓力加大 進入8月份以來,滬深股市在大盤藍籌股的帶動下,一路高奏凱歌,其中上證指數一舉創出5412.32點的歷史新高。其間,美國次級債問題令全球股市出現震蕩。對此,東方證券指出,投資者對未來經濟可能減速的憂慮使得成熟市場的吸引力大大削弱,相對封閉的A股市場和海外市場間相對估值的差距進一步拉大。相對估值指標,無論是PE、PB、PEG,A股都在全球最高處。市場關于A股估值高企風險的擔憂又開始升溫。 同時,值得注意的是,負利率有望在四季度改變。東方證券認為,由于食品價格的慣性上漲,8月份CPI同比上漲6.5%,考慮到國家為抑制食品價格的上漲和增大食品供應做出很多政策上的努力,四季度食品價格有望穩定,全年CPI同比預計在4%。如果央行為了抑制經濟過熱和通脹繼續提升存貸款基準利率1-2次,1年期存款利率從3.6%提升到4.1%的水平,實際利率有望由負轉正,這對市場估值水平將造成負面影響。 流動性面臨更多壓力 2007年初至今,央行已經連續加息四次,上調法定存款準備金率七次,目前,特別國債也有望成為常規調控工具,未來央行持有的特別國債也將逐步按調控需求向市場釋放,特別國債和央票等流動性管理工具整體規模決定了對流動性的影響力。 不過,一系列的貨幣緊縮政策對信貸規模的控制力并沒有得到預期的效果。東方證券認為,目前資本市場的超額流動性主要源于儲蓄過剩。利率上調及溫和的存款準備金調整不會影響儲蓄過剩的局面,儲蓄過剩帶來的流動性過剩局面將長時期存在,更直觀地看,在場內資金絕大部分為自有資金的情況下,緊縮政策對投資者資金量的影響有限。雖然,A股市場不用過分擔心流動性充裕會否改變的問題,但超預期的緊縮政策密集度和力度將不可避免地給高位運行的市場帶來較大的心理壓力。 投資建議: 尋找三季度高成長潛力股 東方證券認為,除了用估值、企業盈利等方法來研判市場趨勢外,市場情緒也是重要的指標。目前市場情緒正處于階段性頂部,有回落的趨勢。而具有資產注入、價值發現等題材性質的個股投機活躍,在這種熱情驅動下的市場行為成為對抗市場利空因素的主要力量。受政策調控、估值等多重因素影響,前期累計漲幅較大的機構投資者態度正在發生變化,越來越多機構傾向于對第四季度走勢保持謹慎。 鑒于此,東方證券提出,四季度外延式增長推動將逐步增強,建議重點關注整體上市、資產注入、兼并重組所帶來的投資機會;在溫和通脹下選擇相關受益板塊也是近期的主要策略。此外,10月份又將迎來2007年三季報的披露,因此應尋找布局三季度高成長潛力股。 (東方早報) 中信證券副總:A股有10至20倍市盈率泡沫成分 "A股目前動態市盈率為50倍,但合理市盈率應為30~40倍,因此有10~20倍的市盈率為泡沫。"中信證券副總經理德地立人昨日在"《財經》論壇:中國金融新棋局"上表示,A股短期內應調整,但是中長期依然樂觀,到2010年滬指可能會到達8000點~10000點。 德地立人認為,A股近期的上漲速度比上世紀80年代的日本股市的上漲還要快。A股不到兩年上漲了3倍多,而日經225指數從1985年開始,上漲3倍用了5年時間。 德地立人隨后分析,當時日本市場和目前的中國市場有兩個共同之處,一個是長期的低利率,日本當時為了緩解日元升值導致的出口企業壓力,長期實行低利率,中國目前也是如此;另一個方面,因低利率導致的流動性過剩。 但是,兩個市場的匯率環境不同。廣場協議后,日元快速升值;而中國恰恰相反,人民幣比較穩定,導致大量國內資金供給。 此外,德地立人還認為,兩個市場面臨的經濟發展階段不一樣,日本當時已經進入成熟階段,經濟增長率最快只達到3%~5%,而中國目前是在高速成長期,經濟增長率遠超當年的日本。 德地立人的結論是,中國資本市場短期應該調整,如果不調整,可能會影響未來的增長。但從中長期看,中國資本市場仍讓人樂觀。他預計,到2010年,中國GDP可能達到30萬億元,而股市市值可能達到40萬億~45萬億元,而上證指數可能達到8000~10000點。 (第一財經日報)
[align=right][color=#000066][此貼子已經被馬路天使于2007-9-14 15:39:21編輯過][/color][/align]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