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豐小吃的特味大包從1元漲到了1.5元;五芳齋的招牌大肉粽從3.5元漲到了4元;大娘水餃、“真功夫” 原盅蒸飯系列也都上漲了0.5~1元;甚至連洋快餐肯德基也“屏”不牢,7月中旬起全線漲價……
各大快餐類連鎖店“漲”聲一片,對生活在這個快餐時代的人們究竟帶來了怎樣的影響?對此,我們走訪了杭城幾家知名快餐連鎖店,面對單項產品0.5~1元的普遍漲價幅度,我們聽到了經營者的無奈支撐,聽到了市民的寬容理解,尤其,我們聽到了政府部門維護物價穩定的決心。
杭州市貿易局副食品管理處處長許新
提倡薄利多銷
反對跟風搭車
就中小連鎖快餐企業連鎖漲價一事,昨天記者采訪了杭州市貿易局副食品管理處處長許新。“企業提價屬市場行為,原材料的上漲致使很多企業撐不下去,紛紛調整價格,這也是無奈之舉。”許新說。
在副食品管理處工作多年,許新對于這次中小連鎖快餐企業的普遍漲價,他表示可以理解。由于考慮到社會形象問題,很多企業在漲價之前也都是思慮再三,拿新豐小吃來說,也曾通過將肉包的肉餡做小等等措施來降低成本,可是肉價一直往上攀升,企業無法長期處于虧損狀態運營。“相比較肉價的上漲而言,這次提價已是滯后了。”
“據我所知,此次提價和批發商的調價也有關系。在此之前,由于長期業務聯系,很多批發商也作了一些讓步,有些甚至虧損供應,但時間一長,他們也接受不了,只能調整供應價格。”許新表示,各家快餐連鎖企業的價格調整的幅度尚在老百姓可接受范圍之內。
“餐飲企業的定價權完全由企業自主。因為他們的定價除了本身原材料的價格之外,還包括
裝修、服務、環境等等因素,政府無權干涉。但是企業為了達到最佳效益比,也都會尊重市場調節。”在原材料不斷上漲的情況下,許新認為,政府部門只能提倡,各企業在可承受的情況下,實行“薄利銷售”,反對借機搭車漲價。
那么面對不斷刷新的肉價,政府部門作何對策?許新坦言,價格由市場決定,作為政府部門只能從源頭上抓起,確保生豬供應不斷檔。目前,中央、省、市已出臺相應扶持措施,杭州也響應中央的號召,通過政策引導,比如對母豬養殖進行補貼,在生豬的生產、流通領域進行扶持等鼓勵政策,最終通過保證供應來穩定肉價。
新豐1元大包撐了這么多年,也挺不容易的。采訪中,說起新豐小吃漲價的消息,不少市民的“人情味”讓我們既感意外又有些感動。
靜下心來想想,其實企業也有難處。五芳齋為了不讓端午吃粽子的習俗受到漲價的影響,硬是把漲價的時間往后拖到了銷售淡季;新豐大包為了不漲這5角錢,也是煞費苦心。
市場經濟,企業總不能賠本賺吆喝,這個道理百姓都懂,也正因為如此,在漲聲一片中,百姓的寬容與諒解顯得尤為可貴。只是,這些企業在度過眼下這道坎后,如果有一天成本降下來了,別忘了,把這5角錢還給咱老百姓。
五芳齋:“水漲船高”不得不漲
8月1日下午4點35分,記者來到位于杭州獅虎橋路的五芳齋武林店,店內客人不多,只有七八位在用餐。
“粽子是7月20日左右漲價的,所有粽類都漲了5角錢。炒飯今天才開始漲價,含肉的炒飯、燴飯都漲了兩塊錢。”廚房領班李桂枝說,施行新價格后,店里及時將價目表更換了。果然,記者留意到,價目表上粽類、炒飯類的價格牌都明顯更新過,以前賣3.5元的大肉棕現標價格為4元/個。
家住戒壇寺巷的張女士是五芳齋的老顧客。“漲了5毛錢不算多,如今肉價這么貴,我們能理解。”一位姓曾的先生買了一個肉粽、一個煎蛋,他是附近公司的小職員,對于這次漲價,他可有點小抱怨:“公司里的職工經常過來吃個粽子墊墊肚子,但最近明顯少了,一頓飯簡單吃也要十幾塊錢,可能還吃不飽。”
五芳齋武林店的總管趙洪洲先生告訴記者,實行新價格兩個星期下來,店里的營業額確實有所下降。“8月份是粽子的銷售淡季,粽子漲價后,有的顧客就改買炒飯或其他的東西,粽子單品的銷售量受價格影響比較明顯。”
然而,漲價背后店家也有不少無奈。“名牌產品也要適應市場規律,面對水漲船高的生產成本,調價也是迫不得已。”五芳齋集團產業發展部總經理倪嘉能坦率地說,自去年下半年以來,粽子的主要原材料價格持續上漲,特別是今年5月份以來,國內豬肉價格經歷了兩次大幅度攀升,成了此次五芳齋粽子調價的主要原因。
“以五芳齋肉類粽子所用的‘脊膘’和豬后腿純精肉為例,優質‘脊膘’的批發價格從去年的每公斤4.5元一路飆升至現在的14.5元,優質豬后腿純精肉更是達到了每公斤26元的高價,比去年同期翻了一番。除了豬肉,豆沙粽的主要原料之一板油的價格也已達到每公斤15元,是去年同期價格的3倍;箬葉價格也漲了40%以上。按標準核算成本后,我們不得不調價。”倪嘉能也很無奈。
今年端午前夕,正值國內豬肉價格上漲,面對成本壓力,嘉興不少粽子企業,都盼著五芳齋能領頭漲價,以便減少一些損失,但五芳齋最終把價格調整的時間挪到8月這一銷售淡季。“我們是國內粽子行業的龍頭,如果在那時漲價,必將引起全行業的漲價,老百姓肯定無法接受。別看端午節那個月我們創下銷售1億元的歷史新高,但幾乎沒有賺到錢。”倪嘉能告訴記者,“我們本來打算只要原材料漲價仍在可承受的范圍內,即可以通過節約人力資源成本等方式解決,那么我們也就挺過去了。可是端午過后,原材料價格并沒有回落跡象,我們實在是挺不過去了,總不能賠本賺吆喝吧。”
新豐小吃:1元大包“撐”不住了
老杭州們一定忘不了新豐的“1元大包”。可這次,1元大包也有些撐不住了,8月1日下午5點多,新豐小吃慶春店內已經客來客往。進門前,記者注意到,一樓包子出售窗口處貼有一紙公告,上面標有“特味大包 1.5元/個”的字樣。服務人員說,新豐大包是從7月30日起漲價的,特味大包漲價5角錢,蝦肉小籠包漲價1元。
在二樓用餐區,記者隨機采訪了20位顧客,有15位顧客表示,肉價上漲了,肉包漲價合情合理,而且漲幅不算高,完全可以接受;有2位顧客認為,新豐的1元錢大包因為餡大味鮮已經名揚在外,漲價后可能會影響企業商業形象;而另外3位女士則表示,沒有意識到肉包已漲價,“我覺得1塊5也很便宜。”
據店內服務員介紹,兩天來,并沒有感覺顧客量下降,“每天一到用餐高峰時間,二樓用餐區還是基本找不到空的位子。”在廚房忙著搟面、包包子的廚房班長唐先生告訴記者,這兩天,肉包依舊是每天幾百籠的量,絲毫沒有減少過。
杭州新豐小吃有限公司相關負責人余經理說:“新豐小吃從1996年開始經營,最早是賣0.8元一個,后來經過兩次調價,賣到了1元。現在杭州市區內共有12家連鎖店,7月30日營業當天,所有店面整體調價。共有四種食品的價格發生變動,特味大包從1元漲到1.5元,蝦肉小籠漲了1元,蝦味餛飩漲0.5元,喉口饅頭平均下來每個漲了1毛錢。”
余經理拿出了一份由杭州肉類協會提供的餐飲業肉類價格供應表,上面可以清晰地看到,白條肉的價格自今年年初開始便逐漸上漲。“20.27元是7月20日的最新價格,去年同期的價格是9.24元。”余經理說,最近半個月內,供應商已提價兩次,上漲了36%,公司有點吃不消了。
其實,公司原本在今年三四月份就曾考慮將肉包價格調整到1.2元,但后來出于產品維護及實際操作的考慮,一直沒有調整。之后的兩個月內,肉包單品一直是虧損經營。“生產成本漲價后,我們一度想了兩個變通辦法,但無論是在告知消費者的情況下進行肉包‘瘦身’,還是生產刀切饅頭,都無濟于事。”余經理算了一下說,“肉包提價5毛錢,算下來都沒有去年同期賣1元錢的利潤高。”
洋快餐:肯德基微漲 麥當勞堅守
相較中式快餐近幾天提升價格,洋快餐肯德基已經調價半個多月,漲價沒有引起多大反應,大部分顧客都平淡接受。
肯德基價格全線上漲從7月16日開始:大部分單項產品漲幅為0.5元到1元,主食類的雞肉卷由10.5元,上漲到11元;配餐類的土豆泥、薯條也上漲了0.5元;而部分飲品的價格近十年來第一次上調,去年新出品的雪頂咖啡漲了1元錢。套餐的優惠幅度有所下降,一般只節省2元。而外帶全家桶占據了“漲幅榜”的首位,由原先的59元上漲到64元。
在中午就餐的高峰時間12點,記者來到杭州肯德基武林門店,整個店里坐得滿滿當當。記者在采訪中發現,一般顧客對肯德基的漲價都表示理解,還有些顧客甚至沒有留意到價格的上漲。
購買全家桶的王可給記者算了一筆賬:“一個全家桶足夠三個吃,一個人21元錢,平均到個人也就漲了1元錢。”正在用餐的顧小姐還沒有發現漲價:“我一直都是用優惠券的,沒留意過價目表。稍微漲點也能接受。”
從肯德基公共事務部得到的消息,漲價是由于近一段時間以來,原材料價格、勞動成本、租金成本、水電費用等不同幅度上漲,造成成本壓力太大,而凡是在成本壓力承受范圍之內,價格都保持平穩。半個月來沒有收到顧客對于漲價的不良反映。
相對于肯德基的漲價,老對手麥當勞最近一次大幅度價格調整是在去年11月,之后價格并沒有大范圍的變化。但杭州麥當勞從5月出現了“價格實驗餐廳”,部分產品價格比其它門店上浮0.5元,比如當家產品巨無霸在杭州的其它門店售價為10.5元,在“價格實驗餐廳”賣11元。
從麥當勞公關部了解到,杭州麥當勞目前并沒有收到調價的相關通知。(錢江晚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