偶爾看第一財經《今日股市》節目,幾位分析師中我最不贊同的就是劉勘,其一是因為他一直盲目看多的論調;其二是因為他對銀行股的追捧,而我本人最看不起銀行股,誰人不知,中國國有銀行呆壞賬驚人,高管攜巨款潛逃像家常便飯,國有銀行就是吃財政(其實是中國老百姓的血汗)的寄生蟲,中國上市銀行是最大的垃圾股。因為這兩點,我對他很有成見。但是我對他一直的鄙視昨天晚上徹底改觀,因為他今天在第一財經的慷慨陳詞不能不讓人拍案叫好,其實劉勘也只是講出了所有有見識、有良心的中國人的心聲,只是在這樣的權威媒體上敢于直斥中國的財政政策,不得不讓人肅然起敬。
劉勘從其他國家發展資本市場的兩點基本經驗(一是吸引外國公司到本國上市,二是吸引外國資本到本國市場)出發,直斥中國在資本市場上犯下的第一個致命錯誤,就是把中國最好的企業在境外上市,使中國經濟發展的成果被外國人分享,而中國人卻無福享受,現在又走彎路讓紅籌股回歸。這一點我想巴菲特最有發言權,巴菲特在享受中國上市公司為其帶來的幾十倍的收益時,肯定心里既感激又鄙視中國政府,沒有這么弱智的政府,股神賺錢肯定沒這么容易。
劉勘指出中國政府將犯的第二個錯誤就是近來包括QDII和特別國債的資本輸出政策,他指出包括西部發展等方面都急需資本,中國資本遠沒有到過剩的地步。這點我想大部分人也能達成共識,中國資本市場不是因為流動性過剩造成的泡沫,而是因為中國政府的效率低下和不作為,公司上市進度緩慢造成的資本得不到有效利用。說句心里話,我的錢寧愿被中國企業白白圈走,也不愿讓中國老百姓的血汗錢去為外國人購買福利。
在黑石公司上的投資是這種財政政策近期的體現,這筆投資被很多人鼓吹成英明之舉,但以后肯定是國際金融界的笑柄。想想看,中國購買黑市公司的價格比發行價折價不到5%,而黑石公司可能購買藍星股權(可能還有其他公司股權)的折價可能會達到50%,這就相當于把錢借給別人,讓別人去賺大錢,而自己只收一點可憐的利息,而本來政府可以自己去賺這筆錢。對這樣的行為,我們只能做兩種理解,要么是承認自己的無能,要么就是坦白自己就是美元買辦,“量中華之物力,結與國之歡心。”
中國還是一個未解決人民溫飽的國家,還不至于奢侈到去外國做善事。即使要去國外投資,也應該是能源類企業和高科技企業。我們假設中國政府投資技巧高超,黑石公司的股價翻了兩倍,但是中國政府仍然是冤大頭,因為那時候能源、糧食可能漲了三倍、五倍。政府真覺得錢多,應該悄悄地去西亞、非洲去購買能源,別像土財主一樣天天顯擺自己有錢。
作者:正邪主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