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財政部部長金人慶透露,中國將會組建一個由國務院而不是財政部領導的外匯投資公司。
金人慶在兩會期間出席記者會時表示,國務院近日就分開管理外匯儲備和外匯投資進行討論,決定維持由外匯管理局管理和運營外匯儲備,同時另外組建由國務院領導的外匯投資公司。
金人慶指出,中國將借鑒國際上政府參與進行外匯投資管理的成功經驗,在保證安全的前提下,盡可能實現盈利和效益。
金人慶特別提到新加坡的淡馬錫控股是值得中國借鑒的一個例子。這家公司自稱是與政府有關聯的私人商業投資公司,受新加坡政府委托以新加坡的財政盈余進行投資。
財經分析員指出,中國外匯儲備已經超過1萬億美元,因此有關決定將對全球的資金流動和金融市場產生重大影響。
目前,中國的全部外匯儲備由隸屬于中國人民銀行的外匯管理局負責管理。中國如何投資其外匯儲備屬于國家機密。
良性循環
在記者會上,金人慶還被問及中國財政收入是否增長過快。
中國在2006年的經濟增長是10.7%,但財政收入增長高達20%,有專家分析認為是過快。
金人慶則表示,中國財政收入增長是因為經濟發展和擴大經濟規模,他同時提出中國的經濟、稅收和財政已經形成良性循環。
金人慶解釋說,財政收入增長可以通過提高稅收、擴大稅基和增加稅種的方法或者通過經濟發展,搞大經濟規模加以實現,而中國十多年來的財政收入增長是屬于后者。
金人慶分析認為,中國的財政收入增長主要是經濟規模增長很快,以及和企業效益提高有關,和GDP有關但不完全一致。
另外,他表示雖然把內外資的企業所得稅稅率統一為25%,但這不會對港澳臺企業有很大影響,因60%的港澳臺企業都是小企業,可以享有小型微利企業20%的稅率。